独爱纸质阅读的优雅
原标题:独爱纸质阅读的优雅
读书,始终是我的独特爱好,退休以后似乎尤甚。当然,我所说的依然是纸质阅读。
我有个体会,电子阅读时间一长,眼睛常不免倦怠干涩。是故,每天看手机的时间相对较少。而只要捧读纸质书籍,反而觉得神清气爽,即便较长时间盯着那一行行文字,视觉也不感到疲劳。自然,我除了对书中的点睛之笔圈圈划划,也习惯于每读一部书,至少要写一篇札记,记录所思所感所悟。好在这些读书笔记,大多都被报刊发表,无疑激励了我坚持读书的热忱。
近期,我就先后读了房龙的《宽容》、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爱和自由》,以及菲利帕·佩里的《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在笔者看来,在电子化的趋势下,纸质阅读依然是最时尚、最优雅的一种阅读形式。
纸质阅读时尚依然。开宗明义,我推崇纸质阅读,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纸本阅读者。不错,技术的进步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公众的阅读时态也在就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只是书籍经历了从“抄本时代”到“刻本时代”,再到现在的“洋装书时代”,更重要的电子阅读、指尖阅读,特别是一些电子书的便捷、即时,让互联网阅读风靡一时。
可不能不说,上千年来,人类一直保持着纸质阅读,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基因的一部分。就算电子阅读再发达,人们还是不会放弃纸质阅读。不说从小捧着书本读到中老年的我们,大半生养成的纸本阅读习惯依然如昨,就连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上,人们最爱晒的还是纸质书。足见,时尚的年轻人依然把纸质阅读当成了时尚,被崇尚和流行的时尚。
纸质阅读优雅依然。承载阅读使命的书籍所呈现的文明样式,会给你一份美的惊喜吗?我的回答同样是“是的”。书籍美如斯。那些几百上千年的古书、古字、古纸、古印,真得好美。当今的书籍,在装帧、设计、用字、开本等诸方面越来越讲究,同样美丽动人。“在人类所有的文明样式中,书籍无疑是在美学梯队中的”。
捧读如此美好的书籍,你的眼睛是快乐的,内心是愉悦的,阅读时沉入、浸入和陶然的表情,同样美好。即便你只能忙里偷闲,只能如古人说的“三上”,读姿未毕很美,可身心是舒展的、熨帖的,特别那不经意间的会心一笑,一定是一帧美丽的图画。乘坐火车时,我曾仔细观察过,当众人心无旁鹜,指尖飞舞,沉浸于闲聊、游戏之时,那为数不多的读书者的娴静、恬然之美,就很难用文学表述。
纸质阅读深刻依然。白纸黑字,真得是一种神奇的组合。在读者的大脑里会投射一种引发思考的场域,让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家、思想者在这里碰撞、交集、互文,进而生成一个“思想市场”,带给阅读者的既有思想的火花,也有独立思想的快慰,更有想往做一个思想者的情结。
我的体会是,纸本阅读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个人阅读读读放放,很少一口气读完。像万方的《你和我》、余华的《第七天》、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阅读过程持续一周或更多时日,中间可能多的做些勾划,一番追问,像动物般反刍咀嚼,似乎唯有这样,才能读懂作者缜密的思维和独到的思想。在汲取、共鸣或反思之后,写篇札记方才完成一卷书的阅读过程。当然读、想、记、思,每一个环节无疑都充满了快意。
可以肯定,纸本阅读和电子阅读并行不悖。纸本书想要存活,务必在思想在知识在形象的塑造上深耕细作,给读者更鲜活的体验。互联网同样需要以“内容为王”,碎片化即时性的电子产品或渐渐被扬弃。但诚如远方所言,纸质阅读在将来会成为一项门槛最低的阳春白雪。它代表着个人的修养、文化上的复古认知,等等。
西方一位作家说过,书本是我最初的故乡。这句话对每个嗜书如命的人同样适用。虽说这种阅读未毕能救赎人性的堕落、思想的蒙垢,不过依然可以肯定,每一位阅读者的自我救赎,都将为形成全社会的集体文化自觉作光作盐。“如果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敬书爱书的话,那个未来值得我想象”。我深以为然。
□刘效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独爱纸质阅读的优雅
全国政协委员蒙曼:倾向于读纸质书,不要进行简单功利性阅读
数字时代,我们为何还在读纸质书?
当读纸质书的一代人谢世
独爱秀晶,姐姐超美
爱阅读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80.1%
读书之美|人间四月天 阅读正当时
《2023职场青年阅读行为观察报告》:“视频阅读”和“听书”开始成为职场青年首选
数字化成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9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8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00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7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3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