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燕燕畅谈非虚构写作:展现你未知但存在的世界
原标题:作家李燕燕畅谈非虚构写作:展现你未知但存在的世界
“非虚构写作可以展现出你不曾知道但真实存在的世界。”昨日(6月21日)下午,解放碑重庆书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李燕燕在此畅谈非虚构写作,分享最新非虚构集《食味人间成百年》、中篇报告文学《穿越焦虑》创作感悟,让读者感受到非虚构写作的独特魅力。
▲李燕燕畅谈非虚构写作
当天,由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新华书店集团、重庆日报共同主办的“阅读面对面”重庆文学公开课系列活动之从非虚构到“非虚构”——李燕燕《食味人间成百年》新书分享会举行。有读者好奇,此次活动标题为何有两个非虚构?对此,李燕燕解释道:“第一个非虚构是现实,第二个则是作品,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把现实转化为文本的过程。”
在李燕燕看来,非虚构写作与虚构写作,根本的区别在于真实,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生命。如何理解这种真实呢?难道照本宣科描摹社会生活就是真实吗?她认为不然,“非虚构是‘宽容’的,如果我们把一部非虚构作品比作大树的话,树干和分支是真实的存在,树叶则可以进行幻化和想象,当然这种想象也要以真实为依据。”
▲上游新闻文化频道负责人陈泰湧作为嘉宾与听众互动交流
李燕燕说,非虚构写作要尽可能地呈现生活的“六十个面”。“我们究竟能看见多少个面?我们所见的真实就一定真实吗?甚至我们的视角,亦有平视、仰视、俯视之分。所以,写作者最需要的是在呈现手段上下功夫——‘如何呈现给读者’是作家的本领,‘感受评判’是读者的权利。”她说,她总提醒自己尽量不选取太重大、太特殊的题材,和当下新闻热点保持一定距离,后退几步,再后退几步,才能够更冷静地看见和思考社会生活面貌。非虚构包含报告文学。非虚构和报告文学有怎样的区别呢?她说,报告文学强调新闻性和事件的重大性、突发性,非虚构则更关注百姓记事。可以说,非虚构更容易引发大众读者的共鸣。跟随作家之笔,读者可以走到左邻右舍,走到我们熟悉的人面前,让我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片叶子,我们身上的快乐、痛苦、彷徨与悲伤,都是和社会这棵“树”,都是和这个时代同呼吸、共脉动的。
▲重庆市“全民阅读点灯人”余启红与听众互动交流
就拿《食味人间成百年》来说,这部作品以食物为线索,叙写川西生活百态,在看似细碎繁杂的家常中书写普通百姓美好坚韧的生存特质。正如沙坪坝区作家协会主席刘清泉评价的那样,李燕燕的非虚构写作,写的无疑都是“小史”——小题材、小人物、小事件、小生活、小切口、小时代。那若干“小”中的具体与生动,“细”中的无遗与铺排,“真”中的情感与意志,确实打动了众多读者的心。
▲李燕燕为读者签名
最后,李燕燕表示,非虚构写作并不比虚构写作容易,非虚构写作有一道看不见的“门槛”,要求写作者必须进行小说和散文的相关修炼,实现“小说语言特质、散文内涵气韵与真实”的结合。
(文/赵迎昭 图/刘军)
特约编辑:杨小霜
编辑:朱阳夏
审核:冯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头条大赛(第18季)丨许大立:深耕生活,捕捉奇妙——评李燕燕非虚构作品集《食味人间成百年》
李燕燕最新力作《食味人间成百年》首发式在重庆举行
易小荷对话袁凌:从《盐镇》透视当代非虚构写作
书单|虚构作家的非虚构书单
易小荷、袁凌做客湘图讲坛:从《盐镇》透视当代非虚构写作
对话《金色河流》作者鲁敏:用非虚构和虚构,迂回地接近理解
非虚构研究专辑|梁鸿:梁庄的空荡荡的家
罗新对谈大头马:旅行写作的一大特点是反思
非虚构小说《我亦是行人》讲述九场生与死的角斗与盛宴
为成都作传,蒋蓝畅谈天府之国的千年嬗变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