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云集,共议东坡文化活化之道

原标题:专家学者云集,共议东坡文化活化之道

王鲁湘

严艺超

陈仲文

申东城

钟亮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林海生 李海婵 杨锦强

图/通讯员 王小虎

6月21日,“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研讨会在惠州市博物馆举行。现场,专家大咖云集,共议东坡文化活化之道,共话东坡IP赋能城市发展之路,献上了一场精彩“文化盛宴”。

凤凰卫视主持人、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

东坡在惠州完成文化人格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地10余年的贬居生活,不仅是东坡先生文学事业的辉煌时期,也是其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成的最关键时期。正是这段磨炼与玉成,成就了今人津津乐道的苏东坡,这正是当下东坡文化研究、“努力寻找同先贤对话方式”的焦点所在。

在黄州时,东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至高地位。

寓惠期间,则是他文化人格的成熟期。口福是人生的一大追求。眼下正是荔枝季,当年东坡被贬岭南,在惠州第一次吃到了鲜荔枝,这是他认为的人世间最好的美味。他转念一想,万里迢迢被贬至惠州是值得的,后才作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可以说,东坡在惠州悟出了“enjoy myself”的人生哲理,也在惠州完全回归平民的心态,在困苦间寻找人生的意义与欢乐。他在惠州的处境其实很艰难,但他还可以将无人要的羊脊骨制成美味,坦然发出惹得“众狗不悦矣”的自嘲。

东坡人生的豁达可以说是起源于惠州,他在惠州完成其文化人格,这是惠州对苏东坡最大的意义。

惠州文史专家严艺超:

东坡对惠州影响多年未断

我是土生土长的惠州人。在我还不知道苏东坡是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惠州有东坡亭、有东坡小学。东坡扎根在惠州市民记忆深处。

后来长大读书,我才知道东坡对惠州的影响是多年从未间断过。因为有了东坡,惠州从瘴疠之地变成诗意缭绕之地。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将惠州苏轼形容为“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这一东坡寓惠文化总结很经典,“惠州饭”三字甚至可以作为商标品牌。

从明代开始整理印制东坡寓惠诗文,印刷次数之多全国少见,近年来,惠州学者又整理出版了七八十万字的东坡诗文集;东坡祠在战火中被毁了近半个世纪,但还是一直保留着“东坡祠”的名字。这都说明了惠州人民一直深深感恩苏东坡。

普及东坡文化应该从娃娃抓起。比如,创新学生教材形式,眉山曾推出了《少年苏东坡传奇》动画片,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此次东坡粉丝大会还选拔了东坡形象代言人。我发现,原来民间有大量的“苏迷”通过才艺展示反映东坡寓惠的生活状态。这些才艺表演都能转化成短视频产品,打造一个东坡小剧场。未来,我们可以努力把东坡寓惠文化做得更好、唱得更响。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

加强东坡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眉山和惠州两座城市都是因为苏东坡而闻名。两座城市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彼此息息相通,情深意长;两地的物产、风俗、气候不同,但相同的是热爱东坡、敬仰东坡、传承东坡。两地的文化渊源持续千年从未中断。眉山、惠州与东坡的文化渊源可从以下三个角度了解:

从东坡的人生经历看,眉山是苏东坡的出生地成长地,惠州是苏东坡的宦游地贬谪地。苏东坡一生身行万里、历典八州、三起三落,可谓波澜壮阔。眉山和惠州是他人生的重要节点。眉山为苏东坡的崛起成长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养料,培养了他的崇高理想和进取精神,奠定了他一生安身立命的根基。东坡寓惠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从东坡的家风家教看,苏东坡在眉山接受了良好的家风家教,在惠州实践家风家教。比如东坡从小接受“不残鸟雀”“不发宿藏”的教导,这在惠州得到充分体现。苏东坡在惠州“非义不取”,热爱生命、自然,身处江湖之远,但依然醉心于惠州的山水,依然热衷于为老百姓修桥修路。

从东坡的文化性格看,眉山是形成期,惠州是成熟期。大家熟知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东坡对生命的总结,这应该也是他文化性格成熟的真实写照。因为苏东坡到了惠州,进一步打开格局,拓展境界,提升了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眉山和惠州的东坡文物和文化遗产都很丰富,未来如何传承发展?我认为首要的就是保护,要做好东坡文化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其次是挖掘,要进一步加强对东坡文化遗产和文物的研究,这是传承东坡文化最基础的东西;最后是传播,可以开发更多文化产品,面向世界讲好东坡故事。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申东城:

做好“东坡寓惠”文章

历史上,韩愈任潮州刺史只有短短八个月的时间,以民为本为潮州人所歌颂。潮州有很多人文景点因他改(命)名,有韩江、韩文公祠、韩山师范学院等知名的地标,民众谈及韩愈故事,皆是信手拈来。东坡寓惠期间,大力推行水利事业,筹建“两桥一堤”,也为民众办了很多实事。

惠州可以通过打造地标的形式,让大家通俗易懂地知晓“东坡是谁”“与惠州有何关系”。

目前,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正在筹备邀请10名全国知名的东坡文化研究学者专家,与本地的专家学者组成团队,打造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讲堂,传播东坡文化故事。

与此同时,惠州各界共同努力研究苏东坡。东坡言论研究、东坡文献整理、东坡的文本研究、东坡文化方面的研究,凡此种种,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亮:

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东坡“汲传统之精华、综各家之学说、融自身之实践、开时代之生面,千年文脉贯通古今”,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学、文化和家风家教等宝贵遗产,是华夏儿女的共同精神财富。

惠州是东坡修身齐家、东坡文化成熟之地。惠州将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抓好东坡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通过“两载体、两品牌、四基地”建设,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以“白鹤峰”为载体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地,以西湖为载体打造东坡人文旅游胜地;创立寿苏会、东坡粉丝大会两个东坡文化品牌;建设岭南东坡学术思想研究基地、东坡生活美学体验基地、东坡家风家教传承基地、东坡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让东坡文化在惠州可观、可感、可知,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惠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东坡”。惠州将以开放包容的底气和志气、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锚定“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的目标,赓续传承城市文脉,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为东坡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文旅担当与惠州力量。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胡泉:

助力惠州深挖东坡文化

据统计,惠州是现存“苏迹”最多的城市之一,羊城晚报《惠州文脉》自2019年创刊开始,就一直深挖东坡寓惠文化,截至目前已出版近30个版面15万字。

我们也一直在探寻东坡文化活化之道。2020年《惠州文脉》创刊一周年之际,羊城晚报以其文化大报的影响力,发动全国文艺创作的力量,以“东坡寓惠”为创作主题,征集了6246份作品,为东坡文化IP注入了文艺的强劲力量;同时承东坡之愿,组成惠州市文化智库,为惠州“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建言献策,与会专家现场就提出30多条建议,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支撑。

5月份,我们成立了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将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参与+媒体专家策动”的模式,建立联动机制,调动多方社会力量,特别是媒体和专家智库参与,保证文旅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惠州文脉团队也将继续走深走实与基层群众联系沟通的渠道,在惠州文化强市建设报道及调研、文史文脉挖掘梳理、文化对外传播、新媒体产品和文化交流活动上下功夫,为惠州进一步整合、凝炼以东坡寓惠文化为代表的悠久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在粤港澳“人文湾区”中找准“惠州定位”出谋划策、汇智聚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六届东坡居儋思想文化研讨会开幕
媒体人、文化学者共话“寻路东坡”收获
2023海南东坡文化唱诗大赛决赛暨东坡文化原创精品主题晚会举行
“东坡文脉”富矿有待继续挖掘
致力“传承书写东坡文化”,四川文学界组团出川寻访东坡精神
大家记忆中的“寻路东坡”
“三见清明”祭东坡 中国首部东坡文化沉浸式诗歌剧在三苏祠上演
专家学者齐聚,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厚重仰韶 何以花开中国
参与“寻路东坡”知识挑战赛 感受苏东坡的酒中诗情
陈才智谈“寻路东坡”知识挑战赛:有生命力的学问,与天地人心同在

网址: 专家学者云集,共议东坡文化活化之道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960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