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从非遗音乐里,听见中华文明的心跳
原标题:【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从非遗音乐里,听见中华文明的心跳
走在云雾缭绕的云贵高原深处,身着传统服饰的布依族老人静坐村边,蹦蹦跳跳的孩童嬉戏玩耍,远处传来悠扬婉转的天籁之音让整个布依村庄醉了心。低吟,高唱,仿佛一声声发轫自布依族历史的音乐“脉搏”在跳动。在不时变换的曲调中,我们仿若看到了自古以来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印迹,也感受到了其中浸润人心的文化力量。
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需要八位演奏者分持牛骨胡、葫芦琴、月琴、刺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这八种乐器围圈轮递弹奏说唱。它可以唱节日的欢乐,可以庆婚娶的幸福,也可以歌劳动的辛勤。最崇高的艺术往往来源于最实际的生活,勤劳淳朴的布依族人在耕作生活中种下了极具生命力的非遗之花,生生不息,绵延千年。它好似邻居间的闲叙,吟唱着布依族人民温暖生动的生活,又似丰收时的号子,标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有“声音活化石”之称的八音坐唱并没有固定唱词,却从遥远的北宋,历经上千年的漂流传唱至今,这离不开历代八音坐唱传人的积淀和传承。近年来,吴天玉、梁秀江等一批经典传唱人绵延着非遗音乐的温度,代表中国非遗走出黔西南,走向世界艺术舞台。只有一代代人接着唱下去,“八音坐唱”等一系列古老的非遗音乐的“音量”才会越来越大,“音韵”才会越发美妙。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八音坐唱如此,整个非遗音乐文化更是如此。音乐是流动的,其传承需要“活”起来。当下,嘻哈、民谣等流行音乐形式融入非遗之声,与非遗音乐逐渐形成了新的和声,在一系列综艺节目中我们听到越来越多来自民族的音乐,它们“高级又天然,先锋又民族”,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听感强、潮流范儿的非遗流行乐也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少年,让他们享受其中,从而更乐于传播与传承。同时,借助新媒体等数字手段,非遗音乐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山沟沟里的“小众独唱”如今也成了朗朗上口的的“大众合唱”。
古老神秘的非遗音乐唤醒了我们深藏于心底的民族记忆,也让世界听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跳。这一声声吟唱是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声音,它从先人的生活中被创造,同样也应该在当下的生活中由广大青少年接续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从非遗音乐里,听见中华文明的心跳
百位工艺美术大师齐聚,非遗项目体验... 国潮“新玩法”邀您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免费参观
乐赏非遗,长沙音乐厅第三届非遗音乐周落幕
国潮风下,民乐如何做好“中国式表达”
赓续非遗文脉:《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发布
传承千年的“非遗”文脉
弘扬端午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非遗保护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中华文脉丛书”推动多种版权走出去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 让非遗“活”下去,“潮”起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