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伏天特殊,“双伏天”天气还会热多久?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原标题:今年伏天特殊,“双伏天”天气还会热多久?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文 | 读书君
三伏天,主要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指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大约在阳历的7月中到8月中之间。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伏天是我国夏季雨水频繁,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意思是指在夏季最热的时期,虽然阴气逐渐兴起,但是迫于残阳而未得升,即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所以人们需要藏伏避暑,因此被称为“伏日”。
01 何为“双伏天”?伏天,也称为三伏天,分别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
初伏和末伏的天数时间是固定的,都为10天;
中伏的天数时间不固定,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伏天的计算时间,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所以,有的年份的三伏天的天数是30天,有的年份的三伏天的天数是40天。
今年的中伏为双伏天,也就是说中伏天数有20天,整个三伏天加起来的天数长达40天之久。也就是说,今年的三伏天高温天气至少还要再热一个月。
为什么有“双伏天”的出现呢?
三伏天的天数之所以不同,主要与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有关。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起点,这个便是“初伏”,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一个庚日之间间隔是10天,到了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个便是“末伏”,这三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伏天,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日子。
在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因此有的年份三伏天有30天,有的年份则有40天。
今年的三伏天已到来,7月21日已经进入到二伏(中伏)阶段。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头伏日头二伏火”,中伏到,预示着我国将迎来更热的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气,尤其是南方地区。
02 三伏天,民间都有哪些习俗?在伏天期间,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常常感到身体不适,甚至容易生病。因此,伏天在历史上被视为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时期。伏天到了,民间有不少的习俗讲究。
1.杀狗祭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蚊虫滋生,病虫害瘟疫流行。在过去,由于科技落后,认知局限,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需要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才能安全度过。
2.贴伏天纸
在伏天期间,人们会在门口或窗户上贴上伏天纸,上面写着“伏气松阳照,平康乐利生”等,以求避邪、祈求平安。此外,还有“祭灶神”、“烧暑船”、“避暑山庄”等习俗。
3.吃面
三伏天的传统食品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饺子、面条、烙饼等。这些食品的选择与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有关,因为三伏天气温高、湿气大,人们需要通过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来补充身体需要。
俗语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夏季三伏天天气炎热,食欲下降,此时又恰好是新麦子成熟收割的季节,将新麦子磨成粉做成面,可以开胃解馋。
此外,在民间,人们认为吃面可以避邪、驱瘟,有益健康。同时,二伏面也被视为一种“长寿面”,因为面条形状长而细,寓意着“长长久久”。
伏天吃面的习俗,也体现了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中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在传统观念中,健康和长寿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和幸福。因此,人们在三伏天这个高温潮湿的季节里,通过吃面来祈求健康和长寿。
4. 伏羊一碗汤
伏羊一碗汤是三伏天的一种传统食品。在民间,人们会在三伏天的早上,到羊群里捉一只羊,宰杀后取其肉煮汤,并加入一些中药材,熬煮食用。
在传统观念中,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引发湿毒、暑湿等病症。因此,人们在三伏天这个高温潮湿的季节里,会通过吃伏羊一碗汤来祛湿、驱寒、暖胃,保护身体健康。
5.烧香祈福
伏天天气热,容易中暑和生病,人们会前往寺庙或道观烧香祈福,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6.游泳活动
夏季炎热潮湿,尤其是伏天期间,民间有游泳的习俗,以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
7.吃荔枝
夏季是瓜果成熟飘香的季节,南方常见的龙眼、荔枝纷纷成熟上市,据说在三伏天吃荔枝,可以清热解毒、滋阴养血。
8.吃煮鸡蛋和生黄瓜
夏至之后,就是三伏天了,在一些地方将其称为苦夏,人们认为,在入伏的时候,吃煮鸡蛋和生黄瓜,能够抵住三伏天的入侵。
三伏天也是诗词文化中的常见主题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关于三伏天的诗词作品,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宋代诗人陆游的《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等。这些诗词作品反映了三伏天的气候特点、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这个季节的感受和情感。
三、读书君说总之,三伏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历史上,三伏天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日,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习俗和仪式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同时,三伏天也是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间习俗和传说都与三伏天有关。这些习俗和传统食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民间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今年伏天特殊,“双伏天”天气还会热多久?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明日入伏,天气会很热吗?需要注意什么?民间有哪些习俗讲究?
节令之美·入伏|16日“入伏” 伏天长达40天
小暑到,我国开始进入“三伏天”,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民间习俗
小暑节气后,为何被称为“伏天”?
“天气热如汤”的三伏天来了 古人这样消夏纳凉|民俗日历
今日入伏!头伏说法多,都有啥讲究?可太多了
二十四节气|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波兰的民间音乐都有哪些?
DUDU猫说节气之大暑: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