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文化出圈 千年文脉上新

原标题:状元文化出圈 千年文脉上新

载誉匾额挂满楼阁。吴东俊 摄

状元林召棠载誉而归的场景被制作成泥塑作品。陈曦 摄

状元林召棠像。陈华轩 摄

状元游灯浩浩荡荡,有些灯笼上写着历史人物的官衔或功名。陈玮琪 摄

南海之滨、古木青翠,状元故里、书声琅琅。古城吴川千年弦歌不辍、人才辈出,是享誉粤东西北的“状元故里”,进士、举人中榜者不胜枚举,文化气息浓厚。

据统计,吴川历史上出过1名状元、20名进士、165名举人,培育了一批批名人才俊、仁人志士。文化荟萃的吴川还获“中国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

其中,林召棠是广东九状元之一、粤西唯一的状元,生于1786年,字爱封,号芾南,嘉庆八年中秀才第一名,人称“海滨秀才”。嘉庆廿一年,中举人。道光三年,林召棠金榜题名,状元及第,皇帝朱批“今科得一佳元”,授职翰林院修撰与国史馆纂修官。

发展好状元文化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状元文化中蕴含的精气神也须在实践中持续传承发扬。吴川拥有65公里的海岸线和粤西独一无二的状元文化,为打响“状元牌”,吴川通过外塑“颜值”、内修“气质”,发挥好乡贤力量,打造好状元文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麦思容 通讯员 余国强 李超燕

◆古迹焕新◆

文物村落颜值升级

状元林召棠为吴川吴阳霞街人。道光十三年,林召棠受两广总督卢厚生之聘,出任端溪书院山长一职。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公门桃李芬芳,誉满岭南……

林召棠在讲学期间,与林则徐书信来往,支持虎门销烟。林召棠54岁生日时,林则徐还向其赠联:“綵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作为广东的教育家、文化学者和诗人,林召棠把吴川优秀传统文化推至高峰,为岭南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名人辈出的吴川文物古迹众多,其中霞街就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村落,享有“高贤里”的美誉。霞街林氏宗族更是有“粤西望族”“科甲名宗”的美称。

林氏大宗、乡贤祖祠、林平山公祠、林召棠纪念馆、状元故居、芾南图书馆、浣花溪馆、玄坛庙、烈天府、天后宫、来青坊、金莲庵、西传庵、古兴龙寺、高贤里牌坊、大宗埠头、龙泉古井等古建筑,无不向人们展示着霞街光辉的历史风采。

纵观吴川,古色古香的书院遗址数不胜数,有的建成近千年却依然屹立不倒,有的在后人的不断修缮中焕发新颜。在霞街,尚保存绛云馆、壶天馆等数间书院,诉说着当地持续已久的昌盛文风。

吴川还是广东著名的古商埠,南越古驿道穿城而过带来繁荣的商贸,极具代表的是南城门古驿道、霞街古水道和极浦亭古水道,如今依然有迹可循。

古驿道是古人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道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作为古驿道的典型遗址,霞街古水道也是状元文化的一部分,对擦亮状元文化品牌、展现“状元故里”风采十分重要。

今年6月,投资超7000万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吴阳镇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动工建设,一条古水道将打开历史文化古镇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大门。据介绍,南粤古驿道吴阳段工程项目起于上郭村,东接霞街社区的霞江,通向芷寮古港,全面按照古村文化特色来设计和打造。项目主要疏浚河道和改建道路、拱桥及雨污分流管网;新建交通与文化设施标识牌及导视系统;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文化公用场所、停车场等。项目预计明年完工,届时将形成一条长达几公里的“清江一曲抱村流”乡村特色文化旅游风光带,进一步激活吴川丰富的文旅资源。

去年,吴川还投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3993万元,聚力打造“千年古镇·状元故里”吴阳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条串联起“状元故里”霞街社区的示范带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游览,初步打响了状元文化招牌,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消费,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吴川正在加快创建吴阳那蒙、白沙“百千万工程”示范村,通过将秧义、那蒙、上郭、街道、霞街、白沙串珠成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推动“状元故里”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升级。

◆美食上新◆

打响品牌赋能文旅发展

鉴江下游、南海之滨,江海交汇、咸淡相渗。吴川市吴阳镇地处鉴江出海口,位于咸淡水交汇处。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所产海产品别具特色。

近年来,为推动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真正让状元文化资源“活起来”,吴川推出了乡村振兴联农带农水产品“吴阳状元脆虾”。

味道鲜美、口感甜脆、营养丰富……“状元脆虾”一经推出,食客们争相订购。

据悉,“吴阳状元脆虾”在国家虾蟹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指导下,养殖技术层面不断优化创新,采用了先进的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可以做到养殖全程不用药,并通过益生菌喂养使得虾的总嘌呤含量比鸡肉低三倍,且富含号称抗氧化之王的虾青素。

中农国际农业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吴阳状元脆虾”的营养丰富还体现在DHA含量比较高,这是一种脂肪酸的简称,全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状元林召棠特别喜欢吃虾,由于鲜虾晾晒成虾干能够存放很长时间,于是,他无论是上京赶考,还是赴京入仕,都会把虾干放进包裹里,带在身边。

“为打响‘状元脆虾’品牌,目前,‘吴阳状元脆虾’进入了吴川美食地图,也入选了吴川十大名菜,销售额较为可观,很多人通过电话去订购。”吴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随着吴川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宜居宜游水平持续升级,迎来了一批批游客,还常有旅游团的到访。为抓住每一次展示机会,令旅游不仅爱上吴川的风光,还爱上吴川的美食,吴阳镇还鼓励脆虾养殖企业开展试吃活动。

“第一次来吴阳是去年10月芦苇花开的时候,遍野的芦苇花浪漫极了。这次来是因为即将开学,特意带孩子过来瞻仰状元林召棠,希望孩子也像林召棠一样努力学习。”近日,来自茂名的陈先生再次走进吴阳,其间他还品尝了“吴阳状元脆虾”,“很久就听说状元脆虾,今天终于吃到了,很鲜甜、很脆,我准备购买10斤和家人一起尝尝。”

除了“状元脆虾”,吴川美食还有许多,其中当地还计划推出状元饼、状元鸡饭,通过将状元文化与传统美食相结合,赋予状元文化更多的内涵,通过舌尖美味,让更多人了解吴川状元资源,爱上吴川状元文化。

“常年都会有旅游团来游玩,其中10月的旅客最多,群体有学生、教师、退休干部不等,他们主要来自湛江、茂名,希望通过‘状元脆虾’等美食的推介,吸引更多其他城市的人也到吴川来做客。”吴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

◆游灯重燃◆

民俗活动增强文化自信

四季香火不断的状元坊、传承数百年的状元游灯、国家级非遗吴川飘色融入状元元素……吴川状元文化民俗活动丰富,形式多样。

走进吴阳镇霞街社区的状元坊,可见香火缭绕,庄重肃穆。平常前来瞻仰状元林召棠的林氏宗族后人和旅客络绎不绝,他们每每到来,都会为林召棠上一炷香以表敬仰,使得这里的香火常年十分旺盛。

“林氏宗族的后人分布广泛,黄坡镇、长岐镇、塘㙍镇等地都有,吴川还专门成立了比干文化促进会,今年该促进会举办的年度奖学颁奖大会就在塘㙍举行,来自吴川各地的林氏优秀学子及宗亲代表欢聚一堂,共话情谊。”吴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

吴川年例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所谓年例,即一年一例。吴川年例是吴川市各个乡村及社区自行设立的盛大节日,于2013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吴川年例活动之一灯会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头锣和写着“回避”“肃静”的执事牌在前面开道,上百名孩童举着灯笼跟在其后,队伍间穿插有唢呐、排子锣鼓等,几头威武的醒狮负责殿后,这就是霞街社区特有的民间大型游灯活动——吴阳霞街状元灯会,也是吴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霞街社区地处吴阳镇,是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晚上7时,参与游行的人就会在霞街广禄广庆庙集中。”吴阳霞街状元灯会非遗传承人林庆宏说。据了解,自东汉以来,当地便有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灯会沿袭该习俗,从南宋淳熙年间便开始举行小规模的游灯活动。

“道光三年(1823),出身霞街的林召棠赴京应试并一举考中头名,在殿试时,他被皇帝钦点为状元还被当众夸奖,该消息传遍各地,状元故里和状元灯会也因此远近闻名。”林庆宏介绍,今年霞街社区再次举办灯会,每晚的游行线路也各有不同,不仅在本社区游行,还会到相邻社区和镇上去,最长的线路耗时近4个小时。

在游行的队伍中,灯笼的规格各有不同,有圆形、腰鼓形等,有些上面写着“林”字,这是该社区的宗族姓氏;另一些则写着该社区历史人物的官衔或功名,如状元及第、州府同知、广西府知府等,还有各宗祠、庙宇等的名称。

据介绍,吴阳霞街状元灯会通过游灯的形式,不仅展现了宗族人丁兴旺,还把祖辈的光辉历史向子孙后代宣扬,激励后人继往开来。此外,因为游行是全社区参与的大盛事,其线路也涉及相邻社区,有利于增强居民之间团结友爱的意识,加强本社区与相邻社区的沟通交流,让邻里更和睦,民风更淳朴,社会更和谐。

相关

凝聚乡贤力量 传承状元精神

吴川乡贤多、企业家多,拥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和宽广的人脉资源。近年来,吴川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整合资源、汇聚“贤能”,积极发动乡贤回归帮扶、反哺家乡,为吴川建设添砖加瓦。

其中,吴阳大力推行奖补政策,投入3000多万元撬动乡贤共建美丽乡村。近年来,吴阳乡贤在乡村振兴、奖教助学、村容村貌等方面投入资金超5亿元,特别是投资建设东农、中农、合和信等龙头项目,目前各村(社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霞街古水道的疏通就全是乡贤捐资的,共筹集了1800万元,包括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也是乡贤集思广益的成果,项目于2015年中秋做出决策,2017年动工,2019年完工。”吴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

霞街古水道是霞街鉴江支流,随着陆路运输逐渐发达,该水道被荒废于历史长河中,又因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污水、垃圾随意入河,导致河道严重淤塞。如今,在乡贤的热心支持下,这条如臭水沟般的河流变成了水清岸绿、风光秀丽的景点。

该工程在河道两边以混凝土作护壁、砌石护栏,铺设人行道;建设沿江混凝土道路,贯通了社区东西两头;建设亲水平台四个;在河面上建设拱桥四座;在河道两岸种植绿化和安装路灯,提升生态景观效果。其中,四座拱桥分别是永公桥、状元桥、连捷桥、乡贤桥,每一座桥分别纪念着一位仁人志士,让子孙后代永远传承先辈的优秀文化精神。

延伸

吴川乡贤整理编撰《林召棠集》

“让状元文化

成为妇孺皆知的事情”

擦亮状元文化品牌,除了要外塑颜值,也要内修气质。为更好挖掘状元文化,传承好状元精神,吴川林氏乡贤、中山大学教授林卓才整理编撰了《林召棠集》一书,收纳了林召棠生平著作。“之所以决心要写这本书,是因为陈品良先生在苏州图书馆发现了大量关于林召棠的资料,而后又在湖南发现了三篇林召棠写的赋,而且写得非常好。《林召棠集》一书的意义就在于为今后对林召棠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林卓才介绍,目前该书已完成编制,预计9月正式出版。

对于如何更好打造状元文化,林卓才也发表了见解。他表示,首先需要吴川市委、市政府,甚至是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充分发掘状元林召棠的爱国精神、兴师重教精神,通过乡土教材、讲座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学习、了解状元文化,了解吴川由来已久的学术氛围,提高老百姓、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豪感,“让状元文化成为湛江地区世代妇孺皆知的事情”。

“状元故里”走出网红漫画家:

让家乡美食

变得有故事可说

“我脚踏实地,鸡腿归我;你心怀远方,翅膀给你。”还有谁没有看过“小林漫画”?红遍全网的小林老师,全名林帝浣,是一名漫画界的网红段子手。他和林召棠为同村人,都是出自吴川吴阳霞街社区。

除了漫画家,林帝浣还是中山大学的老师,他的专业是临床医学。来自中国文化艺术之乡、状元故里的林帝浣,从小博学多才。精通国画、漫画、摄影、书法、写作的他,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其简练有趣的文案,配上生动写意的水墨画,总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凭借着爱好,林帝浣还成了中国节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绘画者,是《中国诗词大会》舞台水墨绘制人;他曾应邀赴联合国讲述中国文化,作品曾在日本、希腊、西班牙等国巡展;他的漫画作品还成了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题。

为助力推介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去年林帝浣发布了以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题材绘制的2023年月历,绘画作品以项目包含的广东水果(荔枝、香蕉、菠萝、龙眼、柑橘、柚)以及丝苗米、茶叶、花卉、畜牧、水产、预制菜为主线,以12月物候为序,通过12期主题漫画的方式,呈现有关广东农产品的历代诗词名句意境。

林帝浣认为,吃饭本来是没有新意的事情,因为世界上的食材就是那么一些,所以创新精神变得尤其重要,烹饪手法的改进,甚至加入一点点文化的意味,那么这个饭就会变得有故事,有滋味。正是这股源于广东人本色的创新劲儿,让“小林漫画”与广东农产品的结合更有文化韵味。在林帝浣的笔下,这些来自家乡的美食变得有故事可说、有噱头可看、有文化可品。

林帝浣说,所有人的乡愁,都少不了小时候家养的土鸡;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是鲜肉和春笋的缘分。“小林漫画”善于把握时代脉搏,作品寓意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状元文化出圈 千年文脉上新
“千年文脉 活源毓秀”朱子文化演讲诵读决赛举行
千年历史的文脉!《行走大运河》在京首发
传承千年的“非遗”文脉
文化新业态“点亮”千年商都
中国端砚:千年山石中的文脉传承
潮州文化缘何强势“出圈”?
“东坡文脉”富矿有待继续挖掘
创新赓续千年文脉 科技赋能万卷丹青
品赏水墨丹青 触摸千年文脉

网址: 状元文化出圈 千年文脉上新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879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