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解自己”中与自己和解

原标题:在“分解自己”中与自己和解

作者:段官敬

老人常说,“现在一些年轻人,有吃有喝,总爱和自己过不去”。的确,现实有的年轻人总爱拿压力大说事,焦虑、紧张、疲劳、倦态等各种情绪挂在脸上。其实,放开了想,“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过多的想法正是那些封印自己的结界。为人处事与做官从政一个道理,若把自己“捆绑成结”,那么永远在迷失旋涡中不能自拔,极有可能行差就错、违背初心、渐行渐远。

有“结”就得“解”。其实,人性具有多面性,有正道原野的“是我”,也有思想杂草的“非我”,这两种力量在“我”的世界观里进行斗争,前者赢了便怀德自重、明心正道,后者胜了定然堕入深渊、追悔莫及。

所谓“解”,即善于“分解自己”。正视自我的短板、弊病和不足,思想上的瑕疵、精神上的缺钙、作风上的过错,以“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砥砺自我,以“不贵无过、贵在勇改”规劝自己,把自己摆在同志和群众的“阳光里”,让上级提、同志议、群众评。

剖开自己看“病灶”,加之起底分析,随之熔炉“淬火”,恒之锻造修养,拿出刮骨疗毒、刀刃向内的勇气,替自己做好“解答题”。北宋政治家文彦博常备两个罐子,做了一件错事,便在一个罐子放入一颗黑豆;做了一件好事,便在另一个罐子放入红豆。久之,红豆远远大于黑豆数量。封建绅士尚且如此,现代人更应有“分解自己”的觉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日省三身,挤压思想杂念和歪风邪气,锻造出防腐拒蚀的“金刚不败之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我”存在于夹缝之中,趁“大我”打盹之际,就会冒出来,在世界观、事业观、权力观等领域“当家作主”。故此,要时刻要清扫洗涤、掸去灰尘、擦拭污垢。所谓“和解自己”,正是保持本色、纯粹的价值追求、完整的初心使命。为何少数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做不到“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心不动于微利之诱”,正是“分解自己”不彻底、不到位,最终“迷失了本我”,随波逐流、钻营取利、违法乱纪,让本色褪色、本质变质、本末倒置。

“分解自己”是替自己问诊把脉、分析研判、查摆不足;“和解自己”是自我疗养、信仰涵养的过程。尤其年轻干部初出茅庐,锻炼少、诱惑面前对抗少,更容易出现“早节不保”问题,更应掌握“分解自己”的金钥匙,不遮掩、不回避,防止讳病忌医、勇于揭短亮丑,直面真实的自己,以猛药去疴的动真碰硬强大定力,才能在迷雾中淡定从容,放过自己、超越自己、“和解自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在“分解自己”中与自己和解
人生,最难的修行:与自己和解!(句句入心)
在生活中,学会与自己的痛苦和解
无锡博物院的“博物馆疗法”,带你“与自己和解”
看见|与生活和解,才能遇见更美的自己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愿我们,都能与自己和解
与自己和解的3个方式:放平心态、放慢脚步、放低期待
文字温暖的《内在和解》,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心理自愈
在《清明上河图》里,与自我和解
中听 | 以“沉淀文学”自嘲的年轻人,正在与现实和解

网址: 在“分解自己”中与自己和解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237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