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伟、大头马、三三从王蒙手中接过获奖证书,他们更从文学写作中找到了自己
原标题:薛超伟、大头马、三三从王蒙手中接过获奖证书,他们更从文学写作中找到了自己
北京十月文学月上,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2022—2023)”入选名单近日在北京揭晓。青年作家薛超伟、大头马、三三获奖,他们从人民艺术家王蒙手中接过证书,文学薪火相传的感人瞬间温暖人心。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三位作家。
薛超伟:
写作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薛超伟2013年正式开始写作,今年春天推出中短篇小说集《隐语》。他认为2013年之前的写作,比较偏向于练笔,尽管那时一晚上能写出一万多字,尽管同学会羡慕他经常拿稿费。
2013年是薛超伟在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读研的第二年,他认为自己此时才写出真正的第一篇小说《水鬼》。“在复旦接受了两年的文学训练,对我影响很大,王安忆老师非常严格,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太多,也学到了对写作的敬畏。”薛超伟说,《水鬼》的推进速度非常缓慢,他常常在图书馆待一整天,就写几百字。薛超伟说,《水鬼》在毕业答辩上获得了几位老师的认可,其中就有茅奖获得者金宇澄。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基本奠定了他写作时的态度,即使以后写非常不同的小说,他也会采用一种算是“苦吟”的方法,斟酌小说的逻辑,推敲语句。
此次入选“特选作家”,评委们认为,“薛超伟的小说流动着道法自然的空灵之气与天真果敢的少年真气”,薛超伟回应,这个授奖词“打”进了他心里,因为它确实是自己这个阶段写作的目标。“但这样的写作风格,可能不是寻找到的,也是与自己的性格有关。我喜欢慢悠悠的,童年大部分校外时间,就是坐在房间里看书。我能看一整天,察觉到光线在书本上的变化。”
“当我决定要创作一篇作品的时候,就如同我要去见那个我心心念念了很多年,但从来没见过的人了。”对薛超伟而言,写什么样的小说,就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想写一篇灯谜相关的小说,他就读大量与灯谜相关的古书。想写寺庙,就读佛教相关的典籍。“我学习这些思想,也不是说自己要修道还是什么,而是小说中的人物要修。人物要什么,作者就得给什么。作者不会,就要去学。这个过程中,写作者自己也成长了。”
“只靠写作很难养活自己,尤其是我这样的慢手作者。”薛超伟说,他现在是全职写作,但也会做一些兼职,比如给小孩子上作文兴趣班。但他对现在的状态挺满意,“写得慢,除了对写作敬畏,其实也是故意写得慢。”一想到书出来之后,要去参加一些活动,要去面对读者,这令他焦虑。但事实是,薛超伟发现,那一切自己所设想的所惧怕的东西,并不会让他崩溃。
写作对薛超伟而言,就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个寻常的一天,我想到了一个不寻常的句子,我把那个句子记录下来。即使这一天我什么都没做,我都感觉很幸福。”薛超伟说,时间足够的话,他相信自己能写出非常厉害的作品。他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但他希望自己活很久。
大头马:
“希望我的作品能被更多人读到”
“希望我的作品能被更多人读到,而不单纯在文学圈里得到认可。”作家大头马出版了6部中短篇小说集,2019年开始,她开始从事专职写作,做出这样的决定,她从未感到过后悔。
专职写作后,大头马觉得自己的下笔更谨慎,会花更多时间为一部作品精心准备。为了写发生在她家乡合肥的一桩谋杀案,大头马甚至在刑警大队体验生活长达半年之久。她跟着警察们一起提审,一起勘查现场,也因此认识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对我的写作是个冲击。”大头马说,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对于当事人而言就是重大事件,此时,文学变得虚无,她因此常常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但大头马很快走了出来,因为写作早已成为她的习惯,她无法摆脱它,她和文学、和写作早已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尽管文学很难和别人有直接关系,但是依然会有间接关系。”在刑警大队体验生活的经历,大头马后来写就了犯罪小说《白鲸》。
大头马今年34岁,因为妈妈是报社记者,在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有了一台386电脑,她也因此开始冲浪之旅。大头马有了充沛的表达欲,她会写下“网上历险记”之类的文章,发表在《少年博览》上,在她的少年时代,一边写作,一边发表成为一种常态。
但对于大头马而言,如何持续性地写作,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大头马的身边,一开始有很多写作者,写着写着,很多人不再继续。“很多人一开始都有写作冲动,但写作激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在大头马看来,此时就要进入职业写作的轨道中,不断寻找选题,不断寻找故事。关于寻找的过程,大头马说,社会新闻、朋友聊天、图书阅读阅,都会为她的写作提供素材,她甚至将令人触动的素材记录下来。大头马目前正在创作一部与打牌有关的犯罪题材长篇小说,“我已经准备了一年多了。”她说。
三三:
要珍惜默默无闻时的时间
作家三三今年32岁,从2006写作至今,她发表了50余万字作品,出版了4部小说集。她曾经做过5年知识产权律师,但她决定放弃,毅然走上了专职写作的道路。
对于这样看似冒险的选择,三三的家人并不理解,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是他们对三三的期盼。但三三说,年过30岁以后,她有着强烈的时间焦虑,她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而写作是她毫不犹豫的选择。
三三在高一就开始写作了,在2006年前后BBS论坛盛行的时代,她以短篇小说《章鱼公园》获了奖,当她妈妈接到领奖电话,并得知奖金有3000元,曾以为这是个诈骗电话。但三三的确获得了首届全国青春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这个奖项后来并未继续,但三三的文学写作继续了下来。而且她还在2019年考取人大创意写作专业研究生。
三三的时间焦虑与她的舅舅有关,她的小说集《晚春》收入的《巴黎来客》正是以她舅舅的视角写就。三三的舅舅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一个偶然机会因一对法国夫妇的资助,而获得了法国留学的机会。舅舅事业成功,热爱生活,但却在52岁那年突发心梗去世。
和很多雄心勃勃的写作者不同,三三不想对自己的写作抱有太高的期待,她认为,那样会写出应付的东西,她一直告诉自己,作家要保持警醒,否则容易膨胀,容易迷失,她很欣赏同济大学教授张文江的话,要珍惜默默无闻时的时间。
三三珍惜笔下的文字,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她认为自己患有写作强迫症,文字一定要改得顺眼才往下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试图打破这样的“魔咒”,她决定写长篇小说,通过加强叙事节奏来打破“魔咒”。她说,目前正在搜集资料,写一部唐代题材的长篇小说。
对于90后的整体写作,三三不想隐瞒自己的观点,“技术都不错,但还未读到具有恢弘生命能量的作品。”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吊高了她的品味,她显然很欣赏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这位加拿大女作家通过努力、刻苦、练习而抵达文学的核心,不断激励着三三。她想像艾丽丝·门罗一样,用一种充满判断力的眼光去打量生活,挖掘出震撼人心的细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薛超伟、大头马、三三从王蒙手中接过获奖证书,他们更从文学写作中找到了自己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名家共话新时代青年写作:青年文学需要提供新的审美方式
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幕 发布“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
“青年文学需要提供新的审美方式”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特选名单出炉
“文学润泽心灵 阅读丰富生活”,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盛大启幕
罗新对谈大头马:旅行写作的一大特点是反思
线上线下举行近百场文学主题活动
旅行是偏见的天敌,大头马《东游西荡》验证旅行写作的多种可能
从听王蒙讲“春天一堂课”开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