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主编李少君:“人诗不能互证,诗歌价值要打折扣”

原标题:《诗刊》主编李少君:“人诗不能互证,诗歌价值要打折扣”

《诗刊》主编李少君:“人诗不能互证,诗歌价值要打折扣”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将于9月21日~27日在郑州举行。在诗刊社的指导下,抖音发起了“知识大V进校园之诗歌进校园”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走进大学校园,跟大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让知识走进校园。

9月20日晚上7点,“抖音知识大V进校园之诗歌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现场向高校学生做了分享,他的讲座主题是“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

李少君19岁参与创立“珞珈诗派”,后又创办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掌舵《天涯》杂志10年,他创作的多部散文、随笔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大学语文等多种选本,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传播。他认为,人诗不能互证,诗之价值要打折扣。

在李少君看来,“人诗互证”可以说是诗歌的源头。“诗无邪”,说的就是诗歌要直接呈现自我,直接表现主体的情感和精神。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抒情咏怀言志,情动于中形之于言,都是立足于自我主体的诗歌表达。除此之外,李少君在现场还提出了一种诗歌观,“诗歌是一种心学。诗歌是一种情学。最终指向意义、精神。诗歌最终要向上超越,确立美学形象,建构一个现代意义世界,为当代人提供价值和精神安慰。”

现场,李少君还向同学们分享了如何将“人诗互证”的原则融入到作品中,也解释了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才能,而这些素质和才能又如何影响诗歌的创作和境界。

“有幸听了李少君老师探讨情感在诗歌中的表达与诗歌境界。通过他的分享,我更加深入了解了诗歌诠释的内核、更利于我们之后的诗歌写作与鉴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陈同学向记者分享了她的收获。

最后,李少君也祝愿所有同学,可以永葆对文字的热爱,保持文字记录情感的习惯,也期待着看到更多青年人在这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诗刊》主编、诗人李少君:情感让诗歌难以被AI取代
诗刊主编李少君:在郑州寻找中国诗歌的源头丨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
四十年诗心不老 李少君诗集《每一次的诞生都是痛苦》推出
《诗刊》主编、诗人李少君:情感是人类诗歌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重要一环|成都国际诗歌周
《诗刊》主编李少君:诗词是情感的储存器|成都国际诗歌周
《诗刊》《星星》诗刊原主编、诗人叶延滨:诗歌周让成都的诗歌形象更加“清晰化”
聚焦江西诗派文化遗产 江西诗派与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举办
“人诗互证”走进诗圣的内心世界
诗歌如何表现“人类的生命与生态”?诗人们在成都“头脑风暴”|成都国际诗歌周
李少君的诗|早归人

网址: 《诗刊》主编李少君:“人诗不能互证,诗歌价值要打折扣”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603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