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何谓故乡(六)
原标题:特别策划|何谓故乡(六)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六)
□杨玉东
风渐渐猛烈起来,有了点刺骨的力度;太阳懒懒地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良久才露出些许的光彩,照在纷纷扬扬的落叶上,树木光秃秃的,有点忧伤;远处的太行山脉失去了往日的蓊蓊郁郁,苍翠欲滴,代以浩远的苍茫冷峻,雄武风采,更像古代燕赵侠义之士,胸涵“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浩然决绝。
故乡的冬天来了。不管人们喜欢还是厌恶,笑脸还是冷脸。在似曾相识的日子,我想到了前些年和一位兴趣相投长者的颇为有味对话。
“人的知识,人的思想能遗传吗?比如运动员的子弟成为运动员的几率比其他人多,读书人的后人文化层次相对高。”老者问。
我忘记我当时地回答了。但我感觉,老者之问点到了人类文化或者文明的穴位。这其实是智慧的传承,深处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滋生。
老者是当地的名医,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一些别人看来的疑难杂症,到他手里药到病除。
十余年前,也是寒气逼人的冬天,女儿刚满周岁,不知何故拉肚子,吃什么拉什么,吃进去的奶拉出来还是白色的,不分昼夜地哭。我和妻子走遍了城里的大小医院,开了各色中药和西药,但都不奏效。
无奈之中,在防疫站的门诊前,有位素不相识的中年妇女告诉我们,城南有名医,善医儿科,可以去试试。
慌乱中问的地址,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路狂奔到城南的一所门诊。
医生是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望闻问切,诊断,开药。
归去,孩子服药后,当晚症状减轻,三日后病除。
谢天谢地,心病祛除。
若干年后,我到博物馆工作。面向社会征集全市的名人字画,丰富馆藏。一日,工作人员领一老者到我办公室,说老者为名医,而且善书法,欲向馆内赠书法作品一幅。
一睹老者,鹤发童颜,二目炯炯,似曾相识,且作品自是别有千秋。
思前想后,原来当年治孩子顽疾者,顿生感恩之意。
老者两子,一为文,一为医。子孙多贤良优雅孝顺。
偶尔在闲谈中听来一事,颇为有趣。老爷子有个习惯,就是每年春节,红灯高悬,爆竹除岁。他有一个给家里的晚辈每人发红包的规矩,但子弟们都明白,红包里不是一般人家的钱,而是老爷子用小楷书写的《弟子规》。
老者之家风,老者之境界,老者之空灵,老者之悠远,全化作字里行间,教诲谆谆,化作文脉传承,山高水长。
闻听此事,肃然起敬了很久。
朋友的父亲是位典型的中国农民,一辈子务农。高小毕业,但读过几年私塾,《诗经》、《尚书》《论语》信手拈来,而且生活中好些问题的解决都从“经典”中找依据。诸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养儿送学堂。黄金有价书无价,书比黄金分外强”云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知识无用论”甚嚣尘上。村里的好多孩子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外出打工了,父辈们也乐于看着自己的孩子复制自己的人生轨迹。但这老爷子却出类拔萃,执意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上大学。说是自己找高人看过了,自己家要出秀才云云。
有乡人不解地问,“让孩子早点毕业去赚钱,不能减轻你的负担?孩子早点结婚,你也能早点抱孙子!老哥,你何苦啊?”
“不读书就不会有人才,我只认这个理!过几年你们就会明白我的眼光。”老爷子很倔强。
在老爷子的坚持下,儿子、闺女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没有一个辍学的。
老爷子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求自己的孩子练书法,每年春节,必须手写春联,绝对不允许去买来贴。说春联的水平代表这人家的人才水平,没人才的家庭才会买对联。
一年春节,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大儿子在冰天雪地里用冻的红肿的手好不容易写完了家里十几副对联,想着该歇歇了。不料,老爷子回家后发现写的不满意,遂大怒,把所有对联都撕毁了,还把儿子痛打一通。儿子不得不含着眼泪认真从头再来。一个春节过的谁都闹心,真不知老爷子如何想的?
尽管老爷子去世已经十七八年,但这家手写春联的规矩薪火相传,累年不辍。去年春节,看其家门口春联字体变更,虽幼稚但不缺风骨,非往年风格。遂问之,是其家一不满十岁孙子所为。
其子弟为政则恪尽职守,两袖清风;为商则童叟无欺,生意兴隆;为文则才华横溢,锦绣文章。
老爷子当含笑九泉。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明朗而积极的神话,当做生存下去的凭据。”村上春树说。老爷子把诗书传家的梦想用行动写进了自己的春耕秋收,五谷杂粮,自然会有收获的季节,一眼望去,硕果累累。
素来对商界之人有种天然的警惕。也许是孔圣人关于“君子晓于义,小人晓于利”在思想深处的潜伏,时不时暗示一下,然后猛醒过来。总以为逐利是商人的本能,想改变一个人“为什么出发”的终极命题,就像改变动物食草与食肉的本能。但随着时光变迁,前前后后发生的一些关于商界朋友的事情,让我对自己由来已久的观点撼动根本。
S女士是市里商界名人,我刚参加工作时,正是国家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大范围改制的高峰期,那时就听说她站出来承担了一濒临破产的交通运输企业,一路走来,逐步强盛,多种经营,逾二十余年不衰,颇为不易。忽一日,与她邂逅,谋了一面。因为有空闲时间,便多聊了几句。问及她一路走来的动力何在?
“在企业里的那些职工都是当年的兄弟姐妹,企业不赚钱,不发展,他们就会下岗,就会失业,一家老小怎么办呢?”
“我被困苦围住时,一个晚上靠安眠药就睡两三个小时。”
“能坚持下来,靠的是做人的良心。我们改制的那个年代,好些改制后的企业老板,把企业拿到手后,变卖资产,遣散职工。我觉得那样一辈子都不能心安理得!昧良心的事情真的做不得!”
听着她的一席话,我想到了M君。此君是我的朋友,在我的家乡和其他多个城市有生意,早年经其他朋友介绍认识。介绍他的朋友早在我的生活中消失很久了,但我和他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较为融洽的交往。每次路过我的城市,都会来看看我。相聚,一个小店,几个小菜,两杯小酒,感觉彼此心里很温馨。
一次相聚,我问他:“兄弟,哥在生意上也帮不了你什么,为何这样看重哥?”
“我是经商的,但我看重和哥的缘分,不是商人做什么事都为了利益,为了钱!”M君有点多了。
蓦然间,我有点脸红。
今年十月份的一个下午,我处理完公务,猛然想起他好久没联系了,就拨通了那个熟悉的电话。
电话通了,接电话的是他的妻子。“哥,M已经不在了。是他怕你忙,没让我通知您!不过哥您放心,我们的生意其他朋友帮衬着,还不错!”
一时间,我不知我在想什么,该说什么?
“好兄弟,真是好兄弟!好好照顾老人和孩子!”我忙不迭地自言自语。
难道是我真的误解了这个世界上善良的商人?
商人首先是人,有人的底线,人的恻隐,人的悲悯,人的友谊。我有点心痛。
事业做的大,抗得住风雨,低得住坎坷,是否和S女士,M君,一路坚守的理念,或曰文化或曰价值有关?
回眸国外的诸多百年老店,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卡内基家族,福特家族,还有日本的三菱,我们中国的同仁堂,五粮液,茅台,都有着从一而终的核心追求,亘古不更。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
我所感悟的家乡中的人和事,从医的老者,朋友的父亲,S女士,M君,他们的人生轨迹中都有一条文化的丝线,或隐或现,在影响着一个家族,一个团队,一段时光,一个历程,他们共同的合力会影响我们一个地域的思维,传承,发展。
我们的先人,我们,还有我们的后人,从这些故事里来,会继续把故事讲下去,绵延不绝,愈来愈精彩。正如,文章开头老者之问。
今日晨练,天还未亮,飒飒寒风中,一树树繁华落尽,好一个萧瑟安静的世界,沉淀了所有的喧嚣和物欲。见一树独立寒冬,傲然四顾。遂掏出手机,拍照后发微信圈,命名“等待。”
朋友们不解其意,有人问我在等谁?等什么事情?等待恼人的冬天?
等待繁华,等待繁华又一春。我的回答。
在轮回中感悟,在轮回中体悟,在轮回中等待,在轮回中繁盛。
世间万物如斯。
作者简介:
杨玉东 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理论宣讲专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方工业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新乡学院、安阳工学院兼职教授,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一)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二)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三)
特别策划|何谓故乡(四)
六十岁之后,回故乡吃一顿饭,就会明白以下“四个真相”
伊北《六姊妹》:故乡淮南的三代女性故事
何谓文化?
李宇春的青春小问答丨新京报文娱五四特别策划
青春奋楫——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五一特别策划
今朝美术馆十周年特别策划-惟美无界-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上海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5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8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9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7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32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