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生:由爱故生病

原标题:红楼人生:由爱故生病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陈艳涛

他和她们一样,罹患的是一种情感疾病,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病。

小时候看《红楼梦》,总觉得大观园里的男女身体都不太好,晴雯因为一场受寒而起的小病送了性命,贾瑞、秦钟这样的大小伙子,不过是受了点惊吓、寒冷,就都英年早逝,宝玉更是弱鸡,一次惊吓、一次暴打、一个谎言,都能分分钟要了他半条命……

林黛玉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病美人”,但黛玉究竟是怎样的病,竟至于花样的年纪吐血而亡,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至于宝钗自己,也有个先天的病根,她的病也是“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直到专治“无名之症”的癞头和尚来,说她“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给了个奇怪的药方,这就是读者都熟悉的集齐十二种节气、十二种白色花蕊的冷香丸,听得周瑞家的都直念“阿弥陀佛”,说这样的制药过程是“真坑死人的事儿!”

癞头和尚给黛玉的药方是“出家”,只有一个独女的黛玉父母“故是不从”。癞头和尚退而求其次,给了另一个药方:“若要好时,除非从此已后总不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但仍被黛玉一家视为疯疯癫癫的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但宝钗的家人认认真真听从了癞头和尚的话,严格执行他给的药方,希望用这个玄妙的“冷香丸”来保宝钗身体无恙。

癞头和尚给人开药方,通常是要人“无情”,摒弃人世间的情感牵绊,比如他让黛玉、妙玉出家以根治其病,让贾瑞看镜中的骷髅,断绝凡心色欲……

似乎无情无欲之后,就将远离病痛。这个法则,至少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是通行的。比如贾宝玉,每一次大病,都来自于“多情”:为了和琪官结交,与金钏调情,而被父亲暴打;为了紫鹃试探性的谎言,惊惧于和黛玉的分离而大病一场……

他和她们一样,罹患的是一种情感疾病,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病。

中医里的确有“七情内伤”的说法,病理上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高强度或是持久性地刺激一个人时,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并引发多种疾病。

黛玉的病,一直无法痊愈,是因为她“五内郁结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也是如养生达人宝钗所说,古人说“食谷者生”,而黛玉平日吃的东西“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可见他们的病并没有什么奇幻之处。

看待疾病最真诚也是最健康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这种神秘化、隐喻性的思考,把疾病当成疾病,不强加于某种意义,即便是看似唯心的“由爱故生病”,如果日常饮食能“添养精神气血”,在成长中学会调整身心,在社会交往中让情绪得到舒展平衡,也能找到疏解和治疗的对症之药。

我们了解疾病的前提,是更加了解自己。比情绪更难治的,是疾病。比疾病更难治的,是无知。

爱美丽也爱媒体。

闲读红楼,注解人生。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9月下旬刊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音乐会《京韵红楼》拉开第十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序幕,国粹融合国学带观众由歌入梦
小煮红楼:《来自情天  去由情地——细说尤三姐》
福原爱近况如何 接儿子回日本孩子却生病住院
红楼梦里的三个儿童,年龄相差不大,却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音乐会《京韵红楼》创新演绎活化经典
福原爱3岁儿子在日本生病,江宏杰方发声斥责,或跨国争夺抚养权
国粹融合国学带领观众由歌入梦
笔底故家,这个故家不仅是《鲁迅的故家》,也是周作人自己的故家
爱由一个微笑开始,终由一滴眼泪结束
秦可卿生病期间,为啥不停地换衣服?原因其实很简单

网址: 红楼人生:由爱故生病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27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