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缘堂谈中庸之道
原标题:汪缘堂谈中庸之道
四柱论命,不外五行、干支、十神,但终究都会归结到阴阳二字。阴阳作为事物内部两种属性相反的力量,彼此不断对立而又统一;
其目的与方向,还是尽力追求着阴阳二者的平衡。这种促使阴阳两者实现平衡的努力,就是阴阳趋向中和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含义;
“中庸”的含义,二千多年来有各种解释和阐述,先秦古籍常见的“中”字含义有三:
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
当今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可能就是把‘中庸’的‘中’字简单理解为‘中’的第一种含义。
从字面上看,“中庸”由“中”和“庸”两个字构成,宋代的思想家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的弟子郭忠孝进一步说,‘中’是天下绝对正确的东西的终极实现,而‘庸’是天下绝对转化的东西的全面渗透。”
朱熹在系统地研究过所有可资利用的解释之后,得出结论说:‘庸,平常也。’”意在强调其“日常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
其实,“庸”就是平庸,只不过此处的平庸不带贬义,是庸常的意思,意为平常、日常;
所谓“中庸”,就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来体会“中”,或者说“中庸”就是指,在平常的点点滴滴中普通事理与物理。
这样看来,“中庸”的“中”其意义应大于“庸”,“中”是目标,“庸”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因此这两个字的份量是不同的;
“中庸之道”的核心应该是“中”。主要是指“中”,即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轻重适度,缓急得中,是“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这是一个极高的认识境界,需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的智慧。如果用道家的语言来解释,中庸就是阴阳和合,刚柔相济;
就是适度、恰当,刚刚好,就是有分寸,不偏激、不极端。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阴阳平衡就是和谐,就是中庸,而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都是不平衡,也就不是事物的最好状态。
二、阴阳的平衡;
阴阳平衡关系中包含有几层意思。
其一,万事万物有阴有阳;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只看到其中一面、只讲其中一面就是片面。
其二,阴阳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万事万物虽然有阴有阳,但每一事物中的阴阳比例是不同的,有的阴多阳少,有的阴少阳多;
阴阳或四六开,或三七开,或五五开,或二八开,或一九开……,这些不同的比例决定了事物的不同面相。
其三、阴阳互相转化;
万事万物不仅有阴有阳,不仅阴阳比例有所不同,而且这种比例是不断变换的。阴阳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但以量变为主。
质变一般以量变为前提,这种转化表现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如一年中的冬至、一月中的朔旦;一日中的子时,均为阴极阳生之候;反过来,则是阳极生阴的例子。比如:一年中的夏至,一日中的午时。
其四,阴阳转化有一个过程;
物极必反不是立刻实现的,阴极而阳生,此时阴开始衰落,但衰落的阴仍然占主导地位;阳开始上升,但上升的阳此时还处于微弱状态。
虽然阴到极点就变衰,阴极而阳生(一阳生),但老阴变少阴、少阳到老阳有一个过程。
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是事物发生质变的时刻,但这种质变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极”(积累)就是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有质的转化。
其五,阴阳对立统一;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两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两者之间相成的一面。”
正常状态的主色调是阴阳的统一性或基本统一性,异常状态的主色调是阴阳的对立性或以对立性为主。
其六,阴阳关系的常态;
阴阳关系的常态,既不是阴阳和谐(春分、秋分);也不是阴阳对立(夏至、冬至)。
阴阳和谐是阴阳关系中的最佳境界,即《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但是,阴阳和谐,则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那种极其美妙的阴阳和谐状态难得一见;或者说,平衡只是它们各自的追求。
同时,阴阳严重对峙,也不是阴阳关系的常态,而是这一关系的特殊状况,它不可能长时间地持续存在。
其七,阴阳平衡具有多种形式;
从阴阳五行的原理来看,五行不是简单地相生或相克,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而是不论生克,达到平衡就好。
过弱需生,过强当抑。抑的方式有克,如木克土,土克水;也有泄,如火生土、火克金,都是消耗过旺之火的有效手段;
而火过旺时用水克火却不一定是上策,因为水火不容,容易激化矛盾。这个时候用泄就是最好的方法。
又如:水生木,适当的水生适当的木才能“水木清华”(平衡,中庸);如果水过多,水就不但不生木,反而会冲毁木(水大木漂);汪缘堂认为木火比例适当时,木才能生火,“木火通明”是木与火的和谐状态,如果木太重(尤其是湿木时),火太小,木就不但不生火,相反还可能压灭火(木重火熄)。
又如:金克木,当木成熟后,用镰刀(金)收割庄稼(木)就是丰收景象;对花草灌木的修理裁剪也是一种金克木,木此时喜欢金来克;
因为,只有经过镰刀、剪刀适当的修理和裁剪后,木才能成形、成材;反之没有金克的过旺之木犹如野藤杂草,恣意蔓延,任意攀爬,难担大用。
火克金也一样,真金不怕火炼,金刚遇烈火才能成大器;“烈火金刚”铸就的是一种辉煌。
因此,金克木、火克金只要比例适当,也是一种和谐。总之,当抑则抑,当扶则扶,去留舒配,取裁确当,阴阳互济,才是中庸之道。
—END—
声明: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 公众号汪师傅批八字日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汪缘堂谈偏执的人
汪缘堂谈平民文化弊端
汪缘堂:你为什么一天到晚胡思乱想?
汪缘堂研读三命通会 谈子平说辩
汪缘堂:尊重天道与因果
汪缘堂:谈谈人走运的前兆
汪缘堂:成年人的世界只有选择,没有改变
汪缘堂:过于表达负面情绪,等于是自废
汪缘堂:你可以善解人意,但不能过度共情
汪缘堂:吃亏的过程就是升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