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写作营 | 王光泽:夏夜, 路灯下
原标题:繁星写作营 | 王光泽:夏夜, 路灯下
◇王光泽
吴太息的故乡是重庆山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息兄妹八人,一家靠父母工薪为生,常常寅吃卯粮,靠借债度日。
太息的祖母来自农村, 身形单薄矮小, 整日忙于家务,浆洗凉晒,煎炒蒸煮,全是她一人包揽。
祖母还主动找些手工活干。她一双小脚,颤颤巍巍走到运动服装合作社给运动裤穿系松紧带。穿10条可得两分钱,收入全部补贴了家用,不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
吴太息十六岁, 就读寄宿高中,暑假在家。夏夜里,他依常例,把家人洗澡用过的水,泼向发烫的人行道上,以便释放蒸腾的热气。然后抬着竹床、门板、竹躺椅,在人行道上摆开了露宿的阵式。众人勉强地挤在各种纳凉器具上,半靠半卧地歇息着。
此时,有两个人悄悄地离开了。一个是老祖母, 她把纳凉的地方留给了儿孙,独自一人返回闷热的房中。已经懂事的太息,看着缓缓离去的祖母的背影,一种莫名的沧然之感涌上心头。第二个离开的就是太息了。他拎着一把小竹椅,带着一本书, 在路灯下开始了夜读。
首先吸引吴太息的是苏俄文学。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高尔基的《海燕》……这些文学巨匠的名著,点燃了一位青年心中的文学之光。
在昏黄的路灯下,太息读过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读过法国文学家的作品。最吸引太息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还有茅盾的《子夜》,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
几十年过去了, 太息依然保持着夜读的习惯, 但已不是在昏黄的路灯之下。他也依然记得老祖母,记得老人家在夏夜里,那独自缓缓进屋的背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繁星写作营 | 王光泽:夏夜, 路灯下
繁星写作营 | 江咏萍:乡村夏夜
繁星写作营 | 黄梅:舞动夏夜幸福满满
繁星写作营 | 潘信彪:夏夜记忆
繁星写作营 | 崔武:共逐蔚蓝
为写作寻找一门“捷径”,第二季繁星写作营正式开课
繁星写作营 | 郭玉霞:夏夜宜生小念想
繁星写作营 | 五一:乘凉的等级
感受夏夜的风
温馨! 小朋友与书摊爷爷路灯下默契看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