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蜂鸟效应”:人生下半场,拼的是迭代力

原标题:惊人的“蜂鸟效应”:人生下半场,拼的是迭代力

作者:六月安夏(富书专栏作者)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一书中,介绍了一段神奇的进化史:

白垩纪时期,花朵和蜂蜜共同进化迭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传粉闭环,但蜂鸟为了吸食花蜜,进化出“悬停”的能力,即翅膀不停上下振动,在半空中保持漂浮。

其实,按照鸟类原本的翅膀结构,根本无法这样飞行。

但为了顺应环境,蜂鸟硬是克服了脊椎动物的难点,对身体结构做出改变。

这就是“蜂鸟效应”,指在一个领域内的创新,会引发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内变革。

一亿年前蜂鸟尚要如此,更何况如今的我们。

《十倍速时代》一书中说:“我们置身于成功和失败都以10倍速进行的时代。”

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因循守旧,只会让自己被淘汰。

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像“蜂鸟”一样,不断自我迭代,在变化中斩获生机。

固步自封,迟早会被淘汰

心理学专家约翰·法伯发现毛毛虫有“尾随”的天性,它们无法跟随环境转变,只会固守原有习惯和经验。

为了验证观点,他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若干只毛毛虫围着花盆摆放,首尾相接,并在旁边撒了一些松叶。

果不其然,毛毛虫并没有去觅食,而是绕着花盆走了七天七夜,直至饥饿死去。

人其实也一样:如果不懂得审时度势,总是固步自封,也注定难逃画地为牢的结局。

小说《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段:祥子在曹家拉包月时,遇到了管家高妈。

见过世面的高妈,看祥子踏实勤劳,想要买车,便给出了“钱生钱”的建议。

她告诉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

但墨守成规的祥子,却不以为然,他觉得钱要揣在兜里才保险。

后来,高妈根据情势,又给了祥子弯道超车的建议:

“拉上一二十人,起会组局子,一个月每人两块钱,祥子做会长,马上就能挣够40块钱。”

但祥子依旧固守过去的模式:拉车,攒钱,等攒够再买新车。

不出所料,祥子为自己的局限买了单。

过了不久,他在街上遇见了无恶不作的孙侦探,兜里的钱被洗劫一空,买车计划泡汤。

假若祥子听了高妈的话,把钱“用出去”,也不至于被人搜刮殆尽。

而纵观祥子的一生,也是因为受困于思维僵化,所以才一次次失去向上爬的机会,最终坠入深渊。

吴晓波曾说:“一个人若不进步迭代,则会变成无用之人。”

在生活的洪流面前,每个人都是不进则退。

着眼现实,不难发现:市场在变革,技术在进步,职业在优化,生存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

因循守旧的人,固然眼下安逸,但今后会逐步丧失竞争力。

只有主动求变,不断冲刷旧思维,才能逆流而上,与时代保持同频。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迭代力

看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一群村民听说卖大石头赚钱,便纷纷去山里捡石头。

但等他们把石头运到集市时,发现由于供过于求,石头早已贬值,村民们因此一无所获。

可有位年轻人,却靠着及时求变,扭转了结果。

原来,留意到市场变化的他,早早放弃了捡大石头,开始调整方向。

很快,他发现花鸟商人的盆景里,都是些漂亮的小石子。

于是,他便专门去捡拾那些外观奇特的小石头,并借此挣得了一大笔收入。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改变脑袋,才能改变口袋。”

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一个人最锋利的武器,就是迭代能力

从无名小子,到猎豹CEO,傅盛用他的逆袭,向我们证明了反复迭代,普通人也能做到爆炸式成长。

2001年23岁的傅盛只身一人,闯荡北京,成为了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

经过几年的工作,傅盛发现互联网前景无限,于是,他果断放弃读研计划,选择继续深耕行业。

很快,他迎来了巨大转机:2005年,傅盛入职奇虎公司,并在短短1年多后,打造出360安全卫士,在业界一战成名。

但嗅觉敏锐的傅盛并没有因此停下,他紧跟行业风向,保持着高频次的迭代:

2009年,离开奇虎的傅盛,发现了图片处理领域的广阔市场,于是迅速成立可牛影像,并收获百万用户。

2010年,察觉互联网免费趋势的他,再次调转方向,合并创立金山网络,并推出免费杀毒软件,使金山用户量暴增。

自此以后,在傅盛的带领下,金山公司保持着高速的产品迭代及创新。

直到2014年,“金山”更名为“猎豹”,在纽交所顺利上市,而傅盛也成了身家过亿的大佬。

雷军曾说:“快速迭代,不断试错,逐步走向成功的彼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王道。”

事实证明:那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无一不是摒弃了陈旧的理念、习惯、经验,迭代自我,才实现了进步与超越。

毕竟,应对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抱变化。

人只有跟随社会的改变,不断更新自我,才能抓住时代的风向,一步步逼近成功。

不断自我升级,才能赢得生机

罗振宇说:“哪有什么可以直接登顶的人生,只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的过程。”

人只有不断推翻、重塑自己,才能生机永存,不断攀升。

做到以下三点,提升自己“迭代能力”。

1、不断学习,高频词刷新认知

罗振宇在担任央视《对话》节目制片人时,常利用策划会学习。

他会邀请许多优秀的名流到场,通过给他们做策划,来与其交流观点,并挖掘对方观点背后的思考路径。

后来谈起这三年,他笑着说道:“我给自己又上了一次大学,找各种各样的人给我上课。”

而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无比正确,通过交流学习,他获得了扎实的沉淀,并敏锐地察觉到时代风向,所以果断转型,抢占了互联网的先机。

认知水平决定人的成就,而学习能力,影响着认知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时代变迁的底层逻辑,从而对标自己,查缺补漏,抓住更多机遇。

新知识会造就新可能,新技能会解锁新世界。

人的大脑如同池塘,只有不断注入“活水”,才能保持生机,获得不竭的成长动力

2、打破边界,敢于迈出舒适区

《终身学习》一书中说:“走向未来的第一步,是离开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会使人不安,但与此同时,也会逼人成长,带来真正的蜕变。

一位高人在云游途中,遇见了一对潦倒的夫妇。

他们养着一头奶牛,并靠牛奶换取食物,勉强生存。

高人给予忠告:“想改变生活,你们先尽快杀了那头牛。”

夫妻怀着不安的心情,听话照做。

一年后,高人回到此地,果然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景象:

破落的农庄已经扩建成小牧场,里面养着各种动物,旁边甚至还盖起了一座小粮仓。

原来,在杀了奶牛后,夫妇去市场卖肉换钱。

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新的人和环境,并受到启发,这才把日子越过越好。

想与未来链接,首先要走出经验的窠臼。

因为原地踏步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只有勇于突破,迈出束缚自己的小天地,才有机会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好的未来

3、定期复盘,调整下阶段目标

作家李爱玲说过:“我们要从别人的故事里复盘,以汲取能力,更要从自己的经历里复盘,以迅猛成长。”

复盘既能让我们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产生复利,又能帮我们找到失败的原因,避免重复跳坑。

马云曾说,自己会定期和管理层开会,复盘公司重大决策,并反思有何优化改进之处。

金融大鳄索罗斯,更是常年保持着写投资日记的习惯,他会仔细记录每一个投资决策,并在事后结合市场演变,进行复盘总结。

好的复盘,能让我们不断关注外界的变化,从而矫正自己,获得持续成长

那么,如何有效复盘?

《认知觉醒》一书中,给出了具体步骤:

(1)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2)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找到有深度的启发;

(3)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者是行动点。

如果能坚持这三点,你的人生,一定会以惊人的速度迁跃。

特别认同一句话:“你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

能否自我迭代,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拥有未来。

弱者固步自封,死守眼前的方寸天地,于是一点一点,沉入现实的泥沼。

强者识时通变,不断对自己优化更新,最终一步一步,攀上成功的阶梯。

点个,愿你能敢突破,勤迭代,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打破旧我,迎来新生。

作者简介:六月安夏,富书作者,用文字记录思考,努力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惊人的“蜂鸟效应”:人生下半场,拼的是迭代力
聪明的女人,只过1%的生活
人生下半场,有些朋友就不要再联系了,没有必要
生活不是段子 | 对错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人到中年,愿你拥有“钝感力”
三位顶流女星的产后复出,口碑竟然惊人的一致!是尬黑吗?
《重建幸福力》:幸福人生的密码,其实就3个字!
张丹邓紫棋 邓紫棋与张丹到底发生了什么
新书架 | 《红楼心解》:贾宝玉打人与“近因效应”
少女时代全员出演《惊人的星期六》 预计7月录制

网址: 惊人的“蜂鸟效应”:人生下半场,拼的是迭代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23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