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钝感力

原标题: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钝感力

作者:蘑菇饺子(富书作者)

莫泊桑在小说《绳子》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农民随手从路边捡了根绳子,却被污蔑成捡了钱包。

农民既生气又害怕,拿着绳子拼命解释,不惜以名誉起誓、以生命担保,但依旧没人相信他。

到最后,四起的流言、污蔑、嘲讽,让他陷入不断地内耗中,备受折磨,抑郁而终。

北岛说过:“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误解中,只是有人不在乎这种误解罢了。”

很多人和《绳子》里的农夫一样,太过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

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内耗、自证上,到头来才发现,别人的想法其实对自己而言没有那么重要。

有时候,我们活得太累,不是生活的艰难,而是太容易被他人左右情绪。

学会慢一点,钝一点,才是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

过分敏感,内耗的是自己

何立伟曾经说过:“一个敏感的人,他的烦恼必是比常态的人多很多。”

世界上,有很多人,总是小心翼翼地考虑别人的情绪、感受,想把一切事情做到完美,渴望被所有人认可。

在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里,黄凯就是这样的人。

与其他实习生不同,黄凯明明已经优秀到成为了清华大学的硕士,但是在节目中他依然处处低调谦卑、小心谨慎,甚至为了没有说“您”这样的敬语而跟人道歉。

他会在因为自己的问题输掉课题时,内疚自责到落泪;也会在有人给他带早饭时反反复复地向别人提及。

世界上,有很多“黄凯”这样的人。

很多人在做事时,会期待一个好的结果,结果因为太在乎别人的反应,而不小心忽略了自己。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过一个实验。

他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名牌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

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有些人,总认为别人会对自己加倍注意。但其实,根本没人会注意那些小小的失误,即使看到了,也不会上心。

在别人的眼中,自己其实没那么重要。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情绪上的波澜。

人生就像是一场修行,与其把精力浪费在固执地纠结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还不如去充实自己。

钝感一点,日子多一份舒心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说过:“事事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许是文明人类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

人们会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还会用这些话语来评判自己。

积极的评价能够帮助人们提升自尊,而消极的评价则会让人感到紧张,担心失败。

把自己从消极想法中分离出来,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以更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不要那么敏感,不要着急去做判断,而是学会“钝”一点、“慢”一点,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也不让自己被情绪绑架。

韩仕梅,一位来自河南的“农妇诗人”。

她之前的人生,饱受“包办婚姻”的折磨。

年事已高的公婆需要照顾;爱赌博的丈夫也常常欠下一屁股债需要她来偿还。

她想要离婚,但是村里人的流言蜚语,子女的羁绊,无一不在束缚着她。

后来,她尝试写作,把心中那些不被人理解的心事写在纸上、墙上,发到了网上。

在那里,她可以安放她身为普通女性却又矛盾复杂的情感。

虽然她暂时没有摆脱掉婚姻的束缚,但是写诗为韩仕梅的生活增添了光亮,也给她带来了慰藉。

余华说过:“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份太多了。每个人都会陷入这种内耗。这很正常,但也要及时走出来。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冲突。

人一旦“清醒”,就会变得计较、变得苛刻。所以在面对人与事时,要学会“糊涂”一些。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难以改变,那么调整心态,从容面对这些伤痛,才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心一点。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日本作家渡边纯一在他的书里,提到了“钝感力”这个词,这种迟钝的力量,也可以被理解为心大。

钝感力的本质是宽容和理解,是求同存异的胸怀。

当别人的行为、思想跟自己不一样时,只要不伤害或不触及底线,就可以包容和接受。

如果说敏感是人的天性,那么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可以在后天培养出来的能力。

如何成为一个拥有钝感力的人呢?

1、摆脱负面情绪

当出现低落的情绪时该怎么办?

那就空出3分钟的时间,写出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本应该效率满满的工作日早上,却提不起精神?是因为前一天熬夜玩手机没睡好,那今晚就放下手机,早点休息。

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却突然觉得情绪低落?是因为听了朋友负能量满满的抱怨?那就多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远离低气压。

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找到原因所在,想好对策。把控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被情绪左右。

因为好心态,是做成一件事的核心。

2、不掉入“自证陷阱”

出于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或者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有很多人会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来肆意发泄情绪。

他们随意辱骂别人、歪曲事实、人肉搜索……

而一些特别在乎他人言论的当事人,为了证明别人是错的,常常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自证清白。

流露出自杀倾向的网红博主,因为网友的一句“肯定不会喝农药的,都是作秀”,逞强喝下准备好的农药,最后不治身亡。

丘吉尔说:“如果有人冤枉你吃了他的东西,你不需要抛开肚子来自证清白,你应该挖出他的眼睛,然后吞下去,让他在你的肚子里看清楚。”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本就是一件无谓的事。

别指望所有人都喜欢你,清者自清,无需自证。

与其花时间与他人争辩,不如多些时间沉淀自己。

3、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理智有它的偏见;感觉有它的不定性。”

同样的一件事,经历的人不同,看的人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世界本就是五颜六色,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事物,结果也许会大不相同。

因为一件小事被人嘲笑一番,换个角度去想,这些嘲笑不也正是对你不注意细节的一种提醒吗?

在比赛中失败了固然沮丧,但是比赛中收获的经验也是平常累积不到的。

人生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只要你不放弃,即使低到尘埃,也可以不断向上生长。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不仅会愉悦心情,也会拥有更多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贾平凹说过:“大凡世上,做愚人易,做聪明人难,做小聪明易,做聪明到愚人更难。”

钝感,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为敏感设置一个边界。

它会让我们在面对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情时,能调整到一个积极的心态;

可以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时,能够肯定自己;

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坚定自己的目标。

生命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所以我们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更多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愿你拥有人生最好的状态。

作者简介:蘑菇饺子,富书作者,喜欢文字,用文字治愈心灵,富书第4本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钝感力
人到中年,愿你拥有“钝感力”
李传芳:工作中的钝感力
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情绪复原力
女人想要拥有开挂且无敌的人生,就要拥有钝感力和屏蔽力
我该怎么才能避免精神内耗,我该怎么样才能有钝感力
成年人最该具有的能力:疗愈力
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对别人有用
正观漫读|拥有这三种能力,人生更加从容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情绪屏蔽力

网址: 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钝感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680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