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寻迹洛神赋

原标题:冬至·寻迹洛神赋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浪漫情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寻迹·二十四节气》缘起于中国首部数字行浸演艺《寻迹洛神赋》中的“河洛掌灯”,借以科技美学的手法颠覆传统的表现模式,将洛神赋、二十四节气等标志性中国文化融入其中,让“24个节气”如同一袭历史长卷般徐徐展开。

“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千年前,周公采用土圭测影的方法,在洛阳确立了冬至与夏至的时间。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便进入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冬至日。

以冬至为岁首始于周代。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杜甫曾在诗句中这样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大自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文化传承的时刻。《寻迹洛神赋》在冬至这个寒冷而清澈的季节,为我们打开了历史之门,仿佛将我们带入一幅冰雪世界的画卷,在诗意的古都中畅游,感受到冬至时节的静谧与厚重。让我们与古人一同品味美酒,感悟翠竹雪林中的生命之美,让文化的芬芳在时光的长廊中飘香。

“光影河洛·极致之美”中国首部数字行浸演艺《寻迹洛神赋》作为河南省重点文旅建设项目,该项目集数字化演艺、“博物馆+”商业、沉浸式展演的数字行浸演艺于一体,在“洛阳大河荟”构建洛阳首个大型沉浸式场域空间,将成为汇集洛阳千年文化的文旅产业标杆。洛阳大河荟项目由国晟集团下属城投集团倾力打造,项目总建筑面积18.4万㎡,由数字行浸演艺、“博物馆+”商业、隋唐文化主题酒店、剧本娱乐孵化基地四大业态组成。黑弓BLACKBOW作为《寻迹洛神赋》总创制方,以“洛阳神韵”为精神符号,以河洛文化为主线,由数字行浸演艺、沉浸式博物馆、多维度数字演艺三大板块组成,通过虚拟现实、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等数字科技手段,让历史与现代的光辉在此融荟绽放,令观众深度参与到场域当中,体验尘封已久的洛阳故事。黑弓团队作为“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视效总制作团队,一直致力于以科技艺术打造中国文化记忆,在众多国际级大型创意演艺项目中向世界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科技艺术”的美学表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冬至·寻迹洛神赋
处暑·寻迹洛神赋
寒露·寻迹洛神赋
大雪·寻迹洛神赋
春分·寻迹洛神赋
立夏·寻迹洛神赋
清明·寻迹洛神赋
惊蛰·寻迹洛神赋
芒种·寻迹洛神赋
诗韵冬至

网址: 冬至·寻迹洛神赋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406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