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传承发展三百余年,Ta是指尖艺术 “中国一绝”……
原标题:在厦传承发展三百余年,Ta是指尖艺术 “中国一绝”……
※ 编辑:周详 ※ 审核:卢士阳 陈祥旺
※ 来源:记者 叶子申,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陈心晖,实习生 朱子豪;供图 蔡氏漆线雕
一根柔韧的漆线经过灵手巧作
能够幻化出千变万化的纹饰
堆塑出世间万物
它就是漆线雕
在学界享有
“艺苑奇葩 中国一绝”的美誉
近日,厦门蔡氏漆线雕经典作品《收复宝岛台湾凯旋归》荣获第七届厦门文学艺术奖一等奖。这是一幅以爱国名将郑成功率部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为题材全新创作的大型壁画式漆线雕作品,问世后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本期“闽南非遗印象”
我们带您走进厦门漆线雕
了解这项“国家级”非遗
背后的故事
非遗名片
漆线雕技艺是厦门一门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是我国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主要流传于我国厦门、漳州、泉州、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聚集区。2006年,厦门漆线雕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5月,厦门漆线雕技艺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2018年5月厦门漆线雕技艺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起源于古代佛像装饰
漆线雕技艺是从古代佛像表面装饰手法中逐渐演化,并最终独立发展出来的一种工艺类型。它受宋元时期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漆线雕技艺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逐渐成熟。
▲漆线雕《神武大将军》。
漆线雕技艺在厦门传承发展已有300余年。厦门漆线雕起源于当时的同安马巷镇“西竺轩”作坊。清代晚期,漆线雕的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法更为纯熟,粗细线条的运用更加灵活,漆线立体堆叠的手法逐渐成熟,并通过贴金、配彩,达到了“错彩镂金,雕绘满眼”的艺术效果。
厦门漆线雕的发展得益于民间宗教的兴盛、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南方盛产的樟木是雕像的首选材料,厦门同安特有的“白土”是粉底打磨的最佳原料,而且当地又盛产桐油和青砖,这些是漆线雕的上好材料。
▲漆线雕《红釉九龙圆瓶》。
厦门漆线雕产品体系庞大,主要有神像、历史人物、漆线雕装饰瓶、漆线装饰盘、挂屏漆线雕、异形漆线雕六大类产品。
涌现出一批优秀传承人
线条盘绕宛如绣花,全靠敏锐的手眼心法,轻挑慢捻中,柔韧细腻的漆线在器皿上幻化成龙凤、祥云、团花和锦绣等纹饰……走入禾祥西路的“蔡氏漆线雕”艺术馆,金碧辉煌的漆线雕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蔡氏漆线雕是厦门漆线雕技艺的杰出代表,目前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唯一认定的厦门漆线雕技艺国家级保护和传承责任单位。300多年前,蔡氏漆线雕的制作基地诞生于当时的同安马巷。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有姓名可考的传人,可上溯至清嘉庆年间第八代传人蔡伍祥。
▲蔡氏漆线雕第十一代传人蔡文沛。
蔡氏漆线雕著名技艺大师蔡文沛为第十一代传人,他首次把“漆线妆佛”工艺用于英雄人物、民间故事等题材的创作。蔡文沛的儿子蔡水况,在继承父亲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漆线雕技艺载体,大胆尝试在蛋壳上雕龙,并携作品参加广交会,意外收获大批订单。漆线雕这门传统技艺也由此从一个单纯的民间工艺技巧,脱胎为一种全新的独立工艺类型。
▲蔡水况。
2006年,厦门漆线雕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厦门漆线雕技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蔡水况(已故),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蔡彩、蔡富国(已故)、王志强、蔡士东、蔡超荣。
▲蔡超荣。
多渠道守护 发展漆线雕
近年来,厦门漆线雕在各类重要会议、活动中大放异彩,愈加受人关注。
厦门漆线雕技艺完整地保留了闽南民间艺术特色,但由于其工艺复杂、不易掌握,一度后继乏人。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厦门漆线雕技艺,多年来,不少非遗传承人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守护这项非遗。
已故漆线雕大师蔡水况,生前曾把大量精力放在这门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2008年,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蔡水况大师在公司的支持下,推动开设了“蔡氏漆线雕艺术馆”和传习所广传技艺,同时大力推动漆线雕技艺进入大中小学课堂。近年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工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和厦门实验小学、厦门湖滨小学、厦门海沧中学等中小学,也相继开设了漆线雕相关课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徐枫(右一)和蔡超荣(右二)指导学生创作漆线雕。
同时,一批“90后”漆线雕工艺师也相继成长起来。他们创作出一批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迎合了新文化、新时代人们的口味。
创 新 举 措
近年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相继推出核心课程漆线雕设计与制作、道具工艺与制作等,将漆线雕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课程实施“双导师”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将教学引入具体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传承与发展漆线雕手工艺技艺,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点和点
传递最新消息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广西壮族香火球:传承300余年的指尖艺术
非遗艺术指尖传承 萌娃剪纸喜迎龙年
大同非遗传承人白玉清:雕刻技艺在指尖绽放光彩
曹州绳编传承人秦怀忠:指尖艺术话传承 一编一缠守匠心
起源于唐朝,还有很多人是ta的“铁粉”,ta是……
指尖上的文化传承浸润童心
叶嘉莹新书首发,348首纳兰词跨越三百余年历史“原音重现”
观湖街道两个分会场和一个活动点启动 在传承和发展中打造特色文化IP
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开幕式在厦举行
邵阳绥宁:苗家剪纸艺术传承保护在行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26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209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35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5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53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8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80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4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