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爱喝“新年酒”

原标题:古人爱喝“新年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间,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在这喜庆欢聚的日子里,无论是自家筹备的筵席,还是走亲访友的佳肴,或是串门小聚,席间都离不开酒。尤其是在古代,每到新年,人们总是无酒不欢!

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喝酒已成为了我国一大文化。曾有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会捧出一坛美酒,抬着羔羊,聚在一起,高举牛角杯,同声祝贺。从此,这种聚会喝酒庆贺便为后来的春节聚会开了先河。到了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一书中曾这样记载道:“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保价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借。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就连天子也都开始注重喝新年酒了。

到了汉朝,人们喝新年酒非常讲究,他们并非什么酒都喝,他们只喝椒柏酒。这是一种保健酒,主要是由椒花和柏叶浸泡而成。之所以要用椒花和柏叶浸泡,据说是因为椒是玉衡星精,食用后走起路来很轻快,而柏则是一种仙药,食用后能驱除百病,喝这样的酒,能身体强壮、健康长寿。

另外,在喝椒柏酒时有先后之分,学者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意思是,小孩子过年就长一岁了,是值得庆贺的,所以要先喝。而老年人过年,就意味着又少一个年头了,不值得庆贺,所以要后喝。

其次,喝椒柏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词,称为“椒花颂”。诗人庚信曾有诗云:“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魏晋时期,屠苏酒开始逐渐取代椒柏酒。据传,此酒是神医华佗所创,主要由大黄、白术、桂枝、花椒、乌头等药材浸泡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辟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喝后能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辟疫疬一切不正之气。”就连素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也很重视屠苏酒的饮用。

关于药王孙思邈饮用屠苏酒,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每年一到腊月,药王孙思邈便要分送给众乡亲一包药,并嘱咐他们以药泡酒,在新年到来之际饮之,可预防瘟疫。邻里乡亲听后照办,果真每年乡亲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而药王孙思邈更是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

直至宋朝,人们喝屠苏酒已是非常普遍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喝。诗人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写“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表明了自己只要健康不怕年老的想法。诗人朱望之不仅爱喝屠苏酒,还巧妙地用八味中药名作诗一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过年的喜庆景象,诗云:“从容岁事已无忙,果草村肴设小堂。酣酌屠苏倾竹叶,暖煨榾柮带松香。插梅瓶中连翘影,剪烛灯明续断光。白附地砖书彩字,晚年长积有余粮。”

酒,谐音“久”,有长久之意。古人过年喝酒,不仅用以解酒瘾,还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时至今日,虽时过境迁,但酒味还在,年味也愈浓。新年喝酒,深深地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

□甘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趣谈古人“跨年”
陈赫生日众星聚会,鹿晗是真的又菜又爱喝
古人怎么过年?这些细节仪式感拉满!
古人的日子 | 雨水: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新年说年俗:春节:年轻的古老节日
普希金与酒纠缠、托尔斯泰最爱甜食,俄罗斯作家的酒与食
周杰伦直播刘畊宏送奶茶 网友调侃发胖都是因为太爱喝奶茶
新书上市 |《古今酒事》《古今茶事》:卧云歌酒德,对雨著茶经
小岱读史 | 古人为什么要在重阳节插茱萸?
这家酒企,连酒瓶子也是行业第一

网址: 古人爱喝“新年酒”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103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