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苏绣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
原标题:为苏绣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
□ 本报记者 陈悦勤
3月18日,在位于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的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里,20多名绣娘坐在绷架前,手指上下翻飞间,一件件精美的绣样逐渐显现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姚建萍刺绣艺术”创始人姚建萍行走在绷架之间,观察着绣娘们的走线,时不时上手指导。
从北京回来后,姚建萍在忙着去各地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之余,把时间都用在培养学生和创作作品上。“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咱们这些绣娘要担起责任来,让这门手艺焕发更加耀眼的光彩。”姚建萍说。
镇湖街道是非遗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这座20平方公里的小镇,有着8400多名绣娘、400多家绣庄和刺绣工作室,刺绣年产值近1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刺绣集散地。
姚建萍就是在这座小镇上成长起来的“国绣手”。深耕苏绣行业40多年,姚建萍创建镇湖刺绣研究所,创立“姚建萍刺绣艺术”品牌,创作一系列表达时代精神的主题性作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融针绣”风格。
“绣娘们的心声,就是我履职过程中最关心的事。大家对我越信任,我就感到肩上的责任越重。”姚建萍在调研和工作中发现,人才的青黄不接,是当下刺绣行业面临的困境。非遗项目以人为传承载体,赓续发展需要足够数量和高素质的传承者。这些年,姚建萍展开很多尝试,比如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成立“清华美院·姚建萍中国刺绣教学实践基地”,与苏州工艺美院织绣班学生结对,手把手传授苏绣技艺,培养苏绣人才,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今年姚建萍也把这份心声带上全国两会,建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纳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体系,系统培养不同领域的非遗传承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非遗苏绣得以更好传承。“苏绣需要耐心和定力,人才培养也一样。接下来我最想干的事,就是抓紧时间,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苏绣传承中来。”姚建萍说,她已与苏州大学“牵手”成立苏绣艺术研究院,将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为推动苏绣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苏绣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
呵护培育更多非遗传人
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逝世,绣坛“猫王”难再觅
非遗苏绣惊艳亮相央视
“90后”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苏绣为“笔”,绘就“运河胜景图”
萧剑波艺术馆主理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公示名单
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才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新闻有观点 | 本周人物:一针一线一宇宙 非遗传承人绣出梦幻星河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2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2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70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1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787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9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3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0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