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和文学从来不是全等的
锺叔河
《暮色中的起飞》 锺叔河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邀我出一本散文选,我意外地感到高兴。
从十八岁辍学就业,到六十几岁离职休养,四十多年的干活时间,若将其“天下三分”,大约一分在描画工程图,一分在从事搬运、种茶、木匠等体力劳动,只有一分是在当编辑匠。有时虽不免还是要动动笔,如制图时写“技术要求”,劳动时写交心检讨,编稿时写“出版说明”,那些都只能算文字,难得称文章,与文学更相隔十万八千里。
一直到快要离休和离休以后,应朋友之请,我才开始写点文章,发表在报纸刊物上,并且陆续印成了书。但我认为,它们恐怕仍难称文学作品,更不是作家们的“纯文学”,最多只是些还看得过去的文章罢了。想不到它们竟能入“人民文学”之门,在我自然是意外地感到高兴了。
当然,我从学生时期起一直就觉得,在咱们中国的传统上,文章和文学从来便不是全等(请原谅在此处用了个数学名词)的。虽未必最好却是最普及的古文选本《古文观止》,其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和最后一篇《五人墓碑记》便都不是什么“纯文学”,左丘明和张溥亦从不曾被定位为“(文学)作家”。但谁都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两篇好文章,值得读和值得印行的好文章。
本书所收七十六篇文章,有七十四篇都是出版社曾雪梅君从已出的集子中选出来,书名也是她拟的。我只增入了开头和末尾的两篇,并按文章内容将其分为四辑,均依写作年月先后编次:第一辑十九篇写的都是书;第二辑十八篇题材比较琐碎;第三辑十九篇多为关于往事和故人的记叙;第四辑十九篇则全是自述,并附一篇吾妻遗作。分是这样分,但四者的界限本不分明,而是很有点模糊的。(作者为学者,作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汉魏之后自我认识的提高和文学摆脱经学控制导致写景抒情文章增多
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
青年程派名家郭伟: “我代表的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
追星的意义从来不是单纯只为见上你一面……
舒淇:我不是一个专一的人,从来不相信一生一世
年龄从来不是阻碍,90岁的游本昌爷爷给我们带来了最好的爷叔
林徽因:真正治愈一个人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格局
压垮你的从来不是事,而是情绪
卡尔维诺:名字在他身上滑过,从来不能粘住
男人喜欢的女人,从来不是“乖乖听话”的那种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