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红抱腹观音瓶
清雍正朝官窑瓷器,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虽然仅存13年,但粗湛绝妙,无与伦比,尤其是颜色釉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创新,新添十数种鲜艳的新釉色,代表了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大凡唐英《陶成记事》提到的釉色几乎都囊括在内,仿古诸釉的凝重;淡黄釉的典雅;霁红釉的高贵;霁蓝釉的肃穆;胭脂水釉的妩媚;天蓝釉的静谧;粉青釉的晶纯;秋葵绿釉的鲜嫩;洒蓝釉的飘忽;窑变釉的奇妙,美不胜收。
霁红釉又名祭红釉或宝石红釉,于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督窑期间,而改现名,为受雍正皇帝重视之瓷器单色釉品种。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铜红釉,元代已经十分成熟,“明永乐以鲜红为宝”,宣德年间的宝石红更胜一筹。雍正官窑为恢复宣德宝石红的优良传统,不惜工本,在釉中添加玛瑙、珍珠等贵重的原料,烧成呈色稳定均匀的祭红釉。祭红釉色深红浓厚不流淌,面若桔皮无碎纹,温润光亮,祭红对烧成气氛敏感,成品率极低,乾隆以后失传。
雍正即位以来多次谕旨瓷务事宜,均曾提及烧造霁红釉器皿,最为典型者莫过于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记载:“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瓷盘片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何故?将此破瓷交给年希尧,照此破瓷釉水烧造。”于此可见,雍正皇帝对霁红的颇深关注。并对雍正七年之前烧造的红釉瓷器表示不满意,显然他是以宣窑宝石红釉作为最佳的标准去衡量。何以至此,无疑缘于内心喜爱之故也。雍正藏品中有祭红梅瓶、玉壶春瓶、撇口瓶、橄榄瓶、长颈瓶、蒜头瓶、扁瓶、高足把杯、高足盘、双陆尊、鼓钉洗、小水丞、小酒盅、小杯等十多种造型。祭红器里白外红者居多,也有里外全红的。
此宝石红抱腹瓶,敞口外撇,束颈,溜肩,弧腹下敛,底承矮圈足,周身内凹数道倭棱线。瓶身颈部系一条线绳,尤如捆绑袋子的麻绳。此器造型甚为少见,作抱腹状,因其形也被称作包袱瓶,及布袋瓶,此形源于东瀛,始烧于清朝康熙年间,被世人所爱。由于其器形独特,纹饰优美,且与“包福”谐音,故而寓意幸福、吉祥美好,因此成为后世争相仿制的精品,也是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
雍正御窑瓷器素以秀美端庄见长,本品最称俊雅秀逸,其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清代祭红的烧制极其不易,时人在《景德镇陶歌》中记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此瓶所施宝石红釉,匀净莹亮,静穆古雅,胎骨细薄坚致,丽质怡人,远视之,宛若佳人玉立,风韵无限。釉水于线条凹陷处流淌积聚,积釉而使宝石红釉渐深极富玻璃质感,别有韵致。虽见内敛婉约,实为美感及技艺之至高成就。底部书“雍正年製”青花款,实为大清雍正时期之珍品佳器。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宝石红抱腹观音瓶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宝石红抱腹观音瓶
为何观音也怕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灭火的诀窍究竟在哪里?
博物志丨瓷中梅瓶,千年风华
孙悟空对观音送的三根毫毛,为何用了一次就再也不用?
博物院丨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风雅中的大气
博物院丨白釉玉壶春瓶:一个王朝的儒雅
康熙朝独创“美人肩”:被誉为瓷器中的俏佳人,价值连城!
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2回之潘金莲暗斗李瓶儿
宝石画艺人耿疆:宝石作画 展新疆风情
山间“凤凰”飞!红腹锦鸡身披七彩华羽翩然起舞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