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韬光:木工活的光亮|衣水小说《十个故事》序
原标题:程韬光:木工活的光亮|衣水小说《十个故事》序
(程韬光,小说家、编剧、文化学者,中南政法大学教授。著有《太白醉剑》《诗圣杜甫》《百年德化》《医圣张仲景》等作品,以及同名电视剧系列。)
木工活的光亮作者|程韬光
1
马尔克斯说:“说到底,文学除了是木工活,什么也不是。”这是在强调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段么?
对于每一个小说家而言,所有材料——整个世界都在眼前,这是多么公平;可对于每一个小说家而言,他只能感受、挖掘、变形、折叠、拼装他需要的那一部分,只能用自己的结构方式、表达方式,创作一篇属于自己意味的小说。正是这种艺术材料、艺术手段的限制性原理的作用,小说才不会只有单一类型的小说,才会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艺术。
这种局限对于小说家来讲是不公平的,可是我们应该感谢这种不公平,是这不公平盛开出小说艺术多样性的花朵。小说艺术的“木工活”论,强调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内部的讲究、精致、谐和、平衡、圆熟。这在小说艺术日益发展成熟的今日,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小说家都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2
“作者以舞台剧式的简洁封闭的场景和情节,呈现着现代人复杂的精神矛盾与冲突。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灵魂、外界评判与自我认知,这一切都在一个循环而背反的荒诞架构中运动着。而末尾戛然而止的确认与安宁,则给人一种激烈紧张过后如释重负的平静。衣水作为近年来颇有个性的新锐小说家,坚持追求语言和故事的硬度,其超现实的创作风格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趋向成熟。”
这是《湖南文学》新锐编辑胡汀潞先生,对衣水短篇小说《夜不归人》(刊于《湖南文学》,2018年8期)的推荐语。从胡先生的视野来讲,衣水是一个有想法、有坚守、有抱负的“新锐小说家”。我以为胡先生的这一判断,仍适合早于《夜不归人》的《十个故事》。
衣水在写作《十个故事》前写过两个长篇和两部短篇集,累计八十余万字,却有感于小说套路和陈词滥调而被焚毁。这在利益至上、泥沙俱下的当今小说界,确实是需要很大勇气和自信的。
3
《十个故事》是由十个独立成篇的短篇小说的组合。这种短篇组合长篇的写法,既新鲜又实际。这种写法,既是作者对长篇小说写作思维方式的另类发掘,又是为了便于阅读与接受的有力实践。“十个故事”在人物塑造上,无论是“我”的视角还是“他”的视角,每一篇笔墨重点或落脚点,都是“麻天宝”。“十个故事”在情节上,是从十个横截面挖掘麻天宝性格的。所以《十个故事》是写麻天宝这个典型的八零后,从2006年大学毕业到2056年前后半个世纪的十个故事。这十个故事分别涉及大时代下麻天宝的恋爱、工作、婚姻、创业、教育等多个领域,但最根本的是挖掘麻天宝人性的成长、扭曲和变异,从而打开一个时代的窗口,透视一个时代下的人性的成长、扭曲和变异。
4
《十个故事》不是一部鸿篇巨制,是由十个短篇小说若即若离连接而成的松散的长篇。这种长篇结构的选择,是碎片化阅读的必然结果。作者如此有悖于长篇小说宏大叙事结构的设计,是有意告诉读者,这部长篇构成的每一个组合单位,都是一篇值得深入细读的具有独立、完整结构的短篇小说。事实上确实如此,《十个故事》中的大部分篇章,都曾作为优秀短篇分别刊登在《湖南文学》《安徽文学》《新疆文学》《延安文学》《牡丹》《大观》等纯文学期刊上,甚至有一些很专业的读者为这些短篇小说写出过很精彩的评论。
5
从写作抱负上讲,刘旭阳读完《夜游人》,这样评价衣水:
“衣水好像在故意抵抗那些庸俗化的、斑驳的、流光溢彩式的小说套路,他眼光的敏锐就像游荡在我们身边的‘夜游人’,‘这个鬼魂肯定知道,只有这些不死的诗行,才会陪我度过慢慢的长夜’。”
“衣水作为‘诗(小说)的侍者’,他在这篇小说中的‘裸奔’也只是‘一个自己的起点’,期待这样的‘裸奔’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跑出人的现实处境的诗意。”
“从目前来看,这应该是确信无疑的,衣水有这样的小说抱负。”
“文如其人”——一个读者能从一个短篇小说中揣测出作者的远大抱负,他确实是一个知音。都说“知音难觅”,都说短篇小说已经死亡,依我看高层次的短篇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艺术,它一点也不缺少高境界的知音。
6
从写作风格上讲,石语读完《凌晨两点的空瓶子》给出这样评价: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情感故事,却被作者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景:午夜麻天宝的家里;设置十几个令人觉得诡异的道具:空瓶子;设置一个失意男人的艳遇:跟苏兰的一夜情;设置特别魔幻的场景:有空瓶子做陪衬的一个灵魂的造访与消失。”
“别具一格的构思,新颖的表现手法,匪夷所思的情节,尤其是作者强大的叙事驾驭能力,使得小说格局格外开阔而深邃,至此让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具有了不可思议的魔力。”
“上乘之作倾情推荐。”——能得到读者如此喜爱,衣水这篇《凌晨两点的空瓶子》也算写成功了。
7
在写作结构上,李立伟在《精妙回环,魔性狂欢——在解构与重构间重新发现意义》一文如此评价《被抢劫的人》:
……
“这是一个文本深层结构的回环,而精妙之处在于,它暗合作品的精神架构。被异化是一个无法逃脱的现代化进程,在该进程尚未结束时,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突围出去,作品预言似的给出一个希望,就如同‘我’感受的那道‘圣人’之光,一明一灭,只寄于心上。”
“作品魔性地利用狂欢,肢解了规矩,攻陷了由等级、概念等砌成的现代社会的铜墙铁壁。鸟雀和‘狗族’被加冕,而人被拉下圣坛,乃至被矮化为‘透明人’和‘木头人’。鸟雀和‘狗族’反而能趾高气扬,采用屁股、鸟屎、做爱等这样‘污秽’的方式,对人类大加鄙夷和嗤笑。‘血肉之躯的快乐’完胜蝇营狗苟的理智考量,‘活出真正的自己’完胜‘塞满一个个瓶子’的观念,被内心抛弃的人也被鸟雀、阳光、花草抛弃。鸟雀和‘狗族’羞辱人,这是对被工具理性当道的社会和时代的厌弃,是对现代性的一次解构。”
“这种颠覆式的狂欢式行径,赋予了作品“广场”的文化属性,也赋予了作品永恒魅力。”
在衣水眼中,这个世界都是写作小说的材料,是这些材料决定了他“怎么写”,毫无疑问,衣水对小说艺术的追求,就如同马尔克斯说的“做木工活”,衣水要求自己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寻求某一材料最有力量的唯一表达方式。
8
小说的结构设计就是小说的骨架,它直接决定着小说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在小说结构设计上,衣水总是能寻找到最适合故事材料的结构。在小说《七点三十分的怒火》中,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更是令人敬佩。
作为企业家的宋词读完《七点三十分的怒火》如是总结:
“‘七点三十分’本是一个时间点,可作者在文本中却演变为一个大爆炸的原点。时空瞬间膨胀,情节真幻莫辩,重新爆炸出一个恍惚的奇妙世界。细究文本,可以发现‘七点三十分’那一刻的恍惚事件,是由一个时间点演绎出一个个真假莫辩荒诞不经的故事束。文本中数次提到‘七点三十分’这个时间点,直到最后一节‘我惊呆了,现在竟然还是七点三十分’,‘现在是七点三十分,也就是说之前的一切都没发生过’,让我们开始明白之前的荒诞故事,只是‘我’瞬间漫无边际的疯狂想象,或是回忆。”
……
“以时间点推动情节,以时间来结构故事文本,成为这篇小说的亮点。”
9
对于作家而言,尤其是高层次读者喜爱你的作品,那才是最幸福的事儿。我记得我是在给郑州作家讲课时认识衣水的,他不爱讲话,却是一个爱聆听别人讲话的人。说实话我对这个河南老乡没什么特别印象,但却对他郑重出版《十个故事》中的几个故事,印象深刻,甚是难忘。衣水发我《十个故事》和一些读者对“十个故事”的评论,我感觉都是发自内心写出来的,这足见衣水小说的艺术魅力。恕我偷懒,摘录部分,加上一时所想,连缀成文,是为衣水长篇《十个故事》作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程韬光:木工活的光亮|衣水小说《十个故事》序
崔燕方:你遇见你的价值和意义|衣水小说《钻进地铁的羊》浅析
程永新:想写马尔克斯没写到的爱情
钟丽缇穿3万元衣服跳舞,衣品被吐槽,跟异性同喝一瓶水不避嫌
幕后人员分享丁程鑫拍摄故事 曾救差点掉下悬崖的化妆师
世界蒙上了她的眼,她却让自己活成别人的光亮
花不弃结局 该剧讲述了什么故事
作家蔡崇达新书《命运》:用旧故事治愈当下的人
水千丞的作品全集 作品讲解
怎样把故事写出电影大片的感觉?如何塑造曲折的小说故事情节?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