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篇小史,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审视贸易打造的世界 | 读书日签

原标题:92篇小史,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审视贸易打造的世界 | 读书日签

贸易如何兴起?以什么方式传播?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个体命运?贸易常常给全球化和商品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突变,新观念革命都与贸易相关。贸易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联结在一起,促成了全球化,同时也改变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贸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贸易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世界史。

《贸易打造的世界》以“贸易”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从市场准则的形成、运输与手段、致瘾性食品、移植、暴力、现代市场以及世界贸易、工业化与去工业化等方面论述了贸易与法律、文化、革命、技术科技等等之间的关系,并描绘出一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画卷。

[美]彭慕兰 史蒂文·托皮克 著《贸易打造的世界》 黄中宪 译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出版

本书自出版以来,已常销20余年。第4版增订了近10万字内容,译文也经全面修订,新增章节主要涉及印度洋商品回路、罪恶税、烟草、世界史浪潮、早期旅行家、谷物、口香糖、勤劳革命、稀土金属等当下热门话题。

以下内容摘自《贸易打造的世界》前言,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15世纪,中国开始用白银取代贬值的纸钞和铜钱,随之引发深远效应,影响远及五大洲上穷乡僻壤的居民。中国人将丝卖给英国人、荷兰人,英国人、荷兰人,以西班牙比索(peso)支付。而这些西班牙比索乃是黑人奴隶在今日墨西哥和玻利维亚境内所铸造,铸币原料则是西班牙殖民当局通过适应当地的印加和阿兹特克帝国徭役制度,招募印第安原住民开采出来的。有些白银则是通过西班牙人马尼拉大帆船(Manila Galleon)上的菲律宾人,从墨西哥横越太平洋,以更直接的方式输入中国。欧洲海盗出没于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地区、东非近海,而在东非近海,他们要奋力保护掠得的银货、丝、香料,以免遭阿拉伯和印度海盗抢走。

穆斯林和基督徒先后到也门的红海港口摩卡(Mocha)购买咖啡,也促成白银流入东方。当时摩卡是全球唯一的咖啡生产中心,独占咖啡出口生意百余年。赴麦加朝圣的信徒,将喝咖啡的嗜好从摩洛哥、埃及传播到波斯、印度、爪哇、奥斯曼帝国。最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其所举办的社交聚会上,将这一穆斯林饮料介绍给他的天主教贵族,他们以中国瓷器啜饮加了糖的咖啡,然后来根弗吉尼亚香烟,享受吞云吐雾之趣,而加在咖啡里的糖,产自非洲大西洋岛屿圣多美岛上的奴隶种植园(后来用巴西奴隶种植园的糖)。有些贵族更爱喝巧克力,英格兰人则爱上中国茶。巧克力是阿兹特克的贵族饮料,非常值钱,因而可可豆曾充当货币,而在西伯利亚等亚洲数个地方,茶叶也曾充当货币。最后,英国人把茶叶种植引入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和肯尼亚之类的非洲殖民地。

许多地方、许多文化都卷入这一世界经济旋涡,但那不表示它们乖乖接受该经济的运作规则。1770年,有个在塞内加尔做生意的法国人,就受挫于当地的非洲贸易商。这些本地贸易商一点也不喜欢珠光宝气,即使对方拿法国家具来交换奴隶,他们也不愿意。非洲当地领导人要荷兰或英国的椅子、书桌,认为这些东西较为时髦。约略同时,在加拿大做大宗买卖的英国人,无法将弗吉尼亚烟草卖给易洛魁族印第安人(Iroquois),因为易洛魁人已对非洲奴隶所种的巴西烟草情有独钟。他们只接受英国人拿高雅的北欧衣物换取海狸毛皮。其他北美洲毛皮则输往中国,也有越来越多来自北太平洋的海豹毛皮和其他类毛皮输往中国;而在中国,它们与从俄罗斯远东走陆路运来的毛皮抢市场。

于此期间,在那不勒斯某次饥荒中,怒不可遏的消费者将一船马铃薯丢到海里,深信这些来自秘鲁的块茎有毒。与此同时,伦敦的时髦男女则小心翼翼地将磨碎的马铃薯撒进食物里,深信这种块茎食物有催情效果。

显然,世界经济将天涯海角的不同民族联结起来已有很长时间。全球化在当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就日益全球化的“世界新秩序”来说,其中勉强算得上新的部分其实并不多,多元化也不是晚近的新发现。本书的宗旨就在通过一连串故事,描述全球彼此相连这早已存在的关系。我们打算将从世界体系分析所得到的深刻见解(认为地方必须放到全球背景里去了解),与地方研究视角(认为差异和地方体制形塑了全球环境),熔于一炉。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最初是以专栏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商业杂志《世界贸易》(World Trade)的《回顾》专栏(Looking Back)。我们为该专栏撰文前后达十余年。该专栏以世界经济的历史和创造为主题,先后由史蒂文·托皮克、彭慕兰担任主笔。茱莉娅·托皮克(Julia Topik)受邀撰写了一篇特稿。但本书并不只是这些文章单纯凑合而成,毋宁是以几个中心论点为纲,有系统地编纂而成,而这些论点全围绕着世界经济本质和形塑世界经济的因素而发。我们扬弃以欧洲为中心的目的论,即欧洲人是首要推动者,其他人只能被动响应;主张世界经济存在已久,欧洲以外的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欧洲人所拥有的优势,往往既来自经济的早一步发展,也来自运用暴力或运气(例如欧洲人带来的疾病摧毁了美洲大陆的社会,使欧洲人有大片现成土地可供征服)。欧洲直到其历史的后期才明显享有生产技术上的优势,欧洲是否曾拥有独一无二的高创新精神或高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商榷。

因此,政治,一如经济,一直是左右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构成今日世界基础的市场结构,并非自然形成或势所必然的结果,并非自始就隐藏于某处而等着人们去“打开”;相反,市场,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是社会力量所建构,为社会力量所牢牢植入。市场要能运作,就得在度量衡、价值、支付方法、合约这些从来就不是普世通用、不是亘古不变的东西上,有一致的意见,且要在该卖什么东西、谁有资格卖那些东西、什么人可以在不致让邻人瞧不起的情况下讨价还价(并在不必拔剑相向下解决纷争)上,获致更不可或缺的共识。协商这些新行为准则的过程中,买卖的商品有时成为新的身份地位指标,承载了特定意义。于是,“本有的”用途、长处和人造意义相抵触(如过去数百万人不接受外来的马铃薯)时,原本根深蒂固于人心而让人觉得大概理所当然的关联意义,渐渐逆转,例如过了一段时间后,世人一想起巧克力,联想到的是小孩、甜美滋味、阖家天伦之乐,而非战士、准备上战场、宗教狂喜。换句话说,商品本身有其“社会生命”,在这“社会生命”里,商品的意义、用处、价值不断在改变;“供应”与“需求”,由具有爱、恨、瘾性的人通过文化力量来决定,而非由具体化的“市场力量”决定。

此外,我们不该认为浮华行径和角色扮演可以和据称更为根本层次的功利行为截然分割。因此,中国的朝贡制度协助界定了藩属上层阶级的品位,确立多种贸易的规则,给藩属统治者在这些交换活动中所得到的某些商品赋予崇高价值,进而让身为国内其他贵族之重要主子的藩属统治者,得到可赏赐给下属而有助于巩固他们统治地位的商品。朝贡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和今日世界贸易组织乃至联合国所发挥的众多作用(联合国的作用之一,在于借由承认各统治者的身份,协助稳固他们的统治地位),有一部分相同,而朝贡制度能发挥这些作用,原因在于它也发挥了今日分别由时尚设计师、一流学府、国际传媒公司所发挥的其中某些作用。在这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舞台里,成功落在努力有成者身上,但不必然落在最有才华、最苦干实干或最聪明的人身上。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向来不是特别讲究道德的领域。奴隶买卖、海上劫掠、毒品贩卖,往往比生产粮食或其他基本食物,利润丰厚得多。最后,我们若欲评价某交易或某事件的重要性,不只应了解该交易或事件的国际背景,还应了解其发生所在地的特殊之处。

我们既摒弃欧洲中心观,同时也拒斥无知的反帝国主义观。也就是说,欧洲人和北美人既非特别天赋异禀,也非特别邪恶。我们不单单锁定在欧洲人与其他地方的贸易,或锁定某一地区,而是检视多个地区和这些地区间的互动。我们所要讲述的是世界经济创造过程中的盛衰消长,而且这世界经济的创造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参与,而非从头至尾出于同一个经济体或出于资本之手。贸易准则的缔造、知识与目标上的差异、政治与经济的相连关系、社会组织、文化,我们全纳入关照。

彼此相关的事物越多,就越不可能通盘描述它们。欲全面描述过去六百年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本不可能,因此,我们不这么做,而是选定七个中心主题,以它们为核心,编排全书章节;凡是我们所认为与该主题有关的重大问题和争议,均铺陈于每一章最前面的导论性质文章里。然后,每一章里都有一组简短的个案研究,其用意在举例说明,而不在针对个案本身巨细靡遗地描述。这些个案研究往往立基于其他学者的深刻见解,但也有相当多源自我们自己的新研究或我们激烈辩论的“心得”。(我们在书末列了简短的参考书目。)我们没有针对任何主题提出“定论”,反倒希望打开讨论之门,鼓励大家从不同观点去思考我们往往视为理所当然或认为始终存在而只需予以“发现”的世界不同地区,并鼓励大家去质疑我们所普遍抱持(而往往未言明)的看法,亦即针对诞生于现代早期欧洲的新制造方式、新贸易方式,如何将原本各自独立且往往被认为互不往来的数个社会,整合成一个世界(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相反的,我们强调,过去就已存在多中心的复杂跨文化网络,而这些文化网络受使用、重组,有时是摧毁的方式,乃是理解日后以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或东京为中心的新网络之不可或缺的一环。

编辑 | 刘奇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92篇小史,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审视贸易打造的世界 | 读书日签
失落多年手写日记重现,中国银行家之父的首部传记面世 | 读书日签
跟随“守望者”遇见梦想中的敦煌 | 读书日签
稀松平常的菜园,何以作为3000年欧洲文明史的窗口?| 读书日签
在生活的旋律中,继续摇摆还是靠近真实?| 读书日签
媲美《菊与刀》,阿根廷总统顾问如何书写阿根廷民族性?| 读书日签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欲火重生的阿富汗文物承担着哪些重任? | 读书日签
27部门发文发展数字文化贸易 鼓励影视节目出口
“世纪大发现”到“载入科学史的丑闻”,STAP细胞事件是怎么回事?| 读书日签
无情不成曲,“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陈钢的岁月芳华 | 读书日签

网址: 92篇小史,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审视贸易打造的世界 | 读书日签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154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