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成师:如何擦亮家风以及传承的“记忆名片”

原标题:聚力成师:如何擦亮家风以及传承的“记忆名片”

在近期有关乡村教育振兴的系列报道之中,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墩上街道,有一家“茅坦杜氏家风馆”,这是学校帮助地方兴建的第三个家风馆。聚力成师带您看看这里的具体情况。

聚力成师根据相关资讯了解到,600年前杜氏先祖杜绍先为了躲避兵祸,带着一些人辗转来到这三面环水的地方,进行荷锄垦荒,在几十年的辛勤劳作之后,将芦苇滩变成了一片良田,也因此,“茅”变成了“坦”。在这处美丽的地方,除了茅坦杜氏,还涌现出过“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东至周馥香家族以及“不图虚名、脚踏实地”的贵州刘式等。优秀的家风所蕴含的勤俭支治家、和顺治家和诗书治家等优秀传统道德与新时代所倡导的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品质不谋而合。通过推动对家风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乡村的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聚力成师还了解到,学校在2016年就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成立了家风文化研究中心和学校家风馆,并且通过和地方的合作,建立各类的家风馆。并且,在同时收集和整理当地的一些代表性的家族的相关资料,比如家谱、家训,来挖掘池州的家风文化资源。近年来,在茅坦村还涌现出了很多的好人好事,在2018年被评为“向善向上”好青年提名奖的杜川勇救落水老人,当地的乡村教师杜满源三代人40多年义务照顾瘫痪老人等等。因此,茅坦村的负责人就想着如何才能将这些好人好事进行宣传,让身边的好人好事被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和池州学院进行沟通,建造了茅坦杜氏家风馆。

聚力成师认为,家风馆的建造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永远的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聚力成师:如何擦亮家风以及传承的“记忆名片”
擦亮家乡文化名片,为古城赵州打call作品展①
东风解人意 传承好家风
云上平台“宋韵颂廉”上线
非遗 | 非遗空间让非遗接地气、聚人气
乞巧文化如何传承创新?
梅花淡墨晕染,家风缱绻心间
西昌面塑师曾昊:希望更多的人学习传承面塑技艺
东莞首次举办的这场国家级大型展览,为什么会选在虎门?
山东济南:以“手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

网址: 聚力成师:如何擦亮家风以及传承的“记忆名片”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251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