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哥:乡愁的本质|读刘诚龙《我自乡野来》

——读刘诚龙《我自乡野来》

作者:素哥

乡愁是一种奇特的病症。它不似感冒发热,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也不似骨折创伤,能够用X光显影。它潜伏在记忆的褶皱里,蛰伏于感官的暗处,时而如游丝般轻拂心弦,时而似潮水般席卷全身。刘诚龙的《我自乡野来》,恰如一把精巧的钥匙,不经意间打开了我们记忆的闸门。

铁炉冲的炊烟,在刘诚龙的笔下袅袅升起。那炊烟里裹挟着柴火的噼啪声,混合着铁锅与铲子碰撞的金属音,最终凝结成母亲手作的一碗热饭。我们读着这些文字,忽然发觉自己的鼻腔里也充盈着似曾相识的气息——或许是外婆灶台上常年悬挂的腊肉,或许是邻居家飘来的炒辣椒的呛味。这些气味分子携带着记忆的密码,穿透岁月的屏障,直抵心灵最柔软的腹地。普鲁斯特在玛德琳蛋糕中找回逝去的时光,而我们,则在刘诚龙笔下的萝卜干与星星鱼中,与童年的自己重逢。

乡村的门不上锁,这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现代社会最稀缺的品质——信任。当城市里的我们对门邻居形同陌路时,乡野间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借一瓢面还一斗米”的古风,依然保持着大嫂给人扯节节草疗伤的细节,依然保持着邻居大哥给人送一碗芝麻的情谊。

书中那位会为过路人留一盏灯的守夜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温柔的隐喻——在茫茫黑夜中,总有人为你留一盏灯,总还有大嫂给你扯一把节节草,总还会有邻里大哥给你送一碗自种的芝麻。

味觉是最顽固的记忆。刘诚龙《母亲的味道》写非常日常的煎豆腐,但吃遍天下豆腐,都不能吃出“母亲的味道”,只有老娘俯身灶边的那份煎得两面黄的豆腐,才能吃出“母亲的味道”,如刘诚龙所说:“娘离儿最近,胃离心最近。”《菜豆子冬豆子》中写道,“菜花花花绿绿,那是视觉摆着盛宴;风吹吹停停,那是触觉给你按摩;香飘飘逸逸,那是听觉在赶赴春晚。人,你有多少中感觉,乡村就会给你多少样满足”。五官全开,这样的描述让舌尖上的乡愁有了立体形态与梦幻的色香。我们忽然明白,为什么离家多年的游子,始终对普通的红薯、冬笋、南瓜、萝卜皮、猪油腌猪肉、辣椒炒腊肉等家乡小食念念不忘?

食物的密码里藏着文化的基因。清明节蒸的青团,端午节包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年缸肉——这些时令食物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日历。当我们在大都市的写字楼里用外卖软件点餐时,可曾想起儿时蹲在灶台前等待食物出锅的期待?刘诚龙笔下的食物记忆,恰如本雅明所说的灵光,在机械复制时代守护着最后的手工温度。

乡愁的本质是什么?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是对现代的抵抗?是对特定空间的眷恋,还是对某种生活节奏的向往?《我自乡野来》给出了多维的答案。刘诚龙既写乡村的宁静,也不回避它的闭塞;既描绘邻里互助的温情,也记录贫穷引发的纠纷。这种不矫饰的态度,让乡愁脱离了简单的怀旧情绪,升华为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思考。

在高铁时速达到350公里的今天,我们与故乡的物理距离前所未有地缩短,心理距离却可能越来越远。我们习惯了用手机导航,却忘记了如何辨认星辰指引方向;我们精通各种社交软件,却丧失了与天地自然对话的能力。乡愁在这个意义上,成为现代性困境的一种症状表达。

时间是最公正的雕塑家。它用风雨剥蚀老屋的土墙,用野草覆盖曾经的小径,用遗忘抹去熟悉的面孔。刘诚龙写道:“山形依旧,但村庄的容貌已改。”这句话里包含着对变迁的坦然接受,也隐含着对恒常的执着追寻。

《我自乡野来》的魅力正在于此。它不提供逃避现实的桃花源,而是通过记忆的棱镜,折射出生命最本真的光彩。那些看似平凡的乡村场景——插秧、打谷、晒秋、围炉——实则蕴含着中国人最深层的生活智慧:顺应天时,尊重土地,珍惜人情。

我们终将明白,乡愁不是对某个地理坐标的执念,而是对生命原初状态的追寻。在钢筋森林的缝隙里,在电子屏幕的蓝光中,在会议室的玻璃墙后,我们偶尔会突然想念一片可以赤脚奔跑的田野,一口可以俯身直饮的清泉,一群可以推心置腹的乡邻。

刘诚龙的文字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他触碰到了这个时代共同的精神焦虑:在技术发达与人情淡漠之间,在移动便捷与根脉断裂之间,我们该如何自处?《我自乡野来》给出的答案朴素而深刻:记住你来自哪里,才能知道要往何处去。

合上书页,窗外的城市灯火依旧璀璨。但在某个不可见的维度,铁炉冲的炊烟正与无数读者的故乡记忆交织在一起,化作精神力量。这或许就是乡愁最珍贵的馈赠——它让我们在变迁的洪流中,依然能够辨认出自己最初的模样。

相关知识

李宝淑:乡村风光的诗意呈现与变迁反思|评刘诚龙《我自乡野来》
走出书本读乡野问古今
陆庆龙:用艺术留住乡愁
新书推荐丨《舶来的乡愁——1930年代前后域外乡愁小说的译介》
夜雨丨陈志:乡愁的温度——读谭德成散文集《泥土里的影子》有感
“三哥好!”我的意思是现在就让你的朋友来改口叫三哥!
林高远说:打球我打不过龙哥,但跳舞龙哥斗不过我……
王楚钦:有人来找我签名, 龙哥:是找我的, 王楚钦:真尴尬
毛尖|洪子诚为什么不喜欢读金庸
杭州活动 |​ 刘东明×桑格格:我们的成长往事与乡愁

网址: 素哥:乡愁的本质|读刘诚龙《我自乡野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7045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