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影视如何比翼齐飞?创作了爆款的他们:用新眼光讲新故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
5月27日,浙江工商大学第二届文学周正式开幕。当天下午的文学X影视跨界对话现场,李冯、秦雯、石一枫、哲贵等著名作家、编剧共聚一堂,在澎湃新闻记者罗昕的主持下,围绕“影视中的文学时刻,文学中的影视时刻”展开对谈,带读者走进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感受光影与语言交织的美。
“某种意义上,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审美和人文情怀决定了学子的未来。我们为什么要举办文学周?就是希望让文学的氛围充满浙江工商大学的校园。”活动开场,浙江工商大学金收获写作中心主任程永新如是说道。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向明则在致辞时表示,在人工智能与科技发展时代,什么样的人文教育可以深入人心?相信通过文学周的举办,可以在浙江工商大学找到答案。
莫言题字
现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还转达了自己为浙江工商大学金收获写作中心、金收获书房题写的两幅书法作品,包含了他对金收获写作中心希望和期许。
影视化改编背后的精神内核
主持人罗昕表示,文学作品影视化,或者尽量贴合原著;或者在原著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再次创造。文学与影视如何转化?什么样的改编算得上好改编?这仍是今天许多从业者面临的问题。
秦雯
“小说像是一块布料,手感、面料、花纹都深受读者喜爱,但编剧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块布料裁剪成一件很好的衣服,让更多观众去欣赏。”
曾参与《流金岁月》《我的前半生》《繁花》等现象级剧集制作的“金牌编辑”秦雯表示,与文学作品的娓娓道来不同,影视剧集的商品属性更强,商业竞争也更为激烈。剧本、演员、制片方、收视率……一部好的改编作品诞生,背后一定经历过大量的艰辛工作。
李冯发言
著名作家李冯,同样也是《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武侠电影幕后的编剧。
在李冯看来,今天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影视与文学交织的时代。近年来,越来越多作家在注重自我表达的同时,也会在写作中借助影视化手段和画面感描写,文学影视相互扶持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石一枫发言
最近热映的悬疑大剧《借命而生》正是改编自北京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的同名小说。现场,石一枫坦言,作为原作者最欣慰的是自己激发了其他门类艺术的创作欲望,但同时也希望原著中最核心的意涵在改编中得以保留。
“小说最核心的不是情节,更不是细节,甚至不是人物,而是作者所提供的精神内核。”石一枫以《繁花》的改编为例,小说中阿宝这一条线,回望了黄金年代的上海。编剧将这个劲儿拿住了,也就抓住了小说的内核。
活动现场
不同艺术的交融与碰撞
《活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回顾上世纪80、90年代,文学作品给影视产业带来巨大养分。而在未来,两者之间又将如何共同发展?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副主编哲贵表示,曾几何时,导演、编剧和作家之间有相对分明的界限。而如今,我们看到如贾樟柯、徐皓峰、宁浩等导演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学属性,而将来彼此之间的界限或许会越来越模糊。
哲贵发言
哲贵回忆自己创作小说《仙境》的经历,就是在一次杭州开往龙泉的高速公路上,两边群山云雾缭绕,听到越剧《盗仙草》的一句唱腔,从而催生出这篇小说。不同艺术之间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新的灵感和触动,这也是文学与影视交融的重要意义。
秦雯则回顾了20余年的从业经历,“从最开始传统文学的改编,到网文异军突起,霸屏十余年,而近年来随着《人世间》《繁花》等许多茅奖被改编成影视剧,可以看到严肃文学的回归。”
秦雯表示,随着短剧、微短剧的兴起,不仅局限于长篇小说,《我的阿勒泰》等改编作品也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未来,我们或许会见证一波优秀中篇小说的改编热潮。
而在石一枫看来,文学与影视的相互转化,根本在于哪个艺术群体先拿出看待生活的新的眼光和整合生活的新的故事,用新眼光讲述新故事的群体,一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文艺潮流的引领者。
恰逢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本周于深圳成功举办,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论坛上致辞,他提到,今天中国电影的很多问题,大都在于影片本身的可看性还不强,在于剧本和故事没有生命的温度,还不能和观众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好看的电影一定要有好看的故事,我们要注重文学剧作。
这也是正是本次跨界对话的意义所在。
活动现场
本次对谈是浙江工商大学第二届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接下来两天,余华、周晓枫、班宇、畀愚、海飞、吴越、苏七七等一众文学、影视大咖将陆续走进浙江工商大学与广大学生、读者面对面交流,共同让文学照亮校园。
(图片由浙江工商大学金收获写作中心提供)
相关知识
文学与影视如何比翼齐飞?创作了爆款的他们:用新眼光讲新故事
制片人唐蒙出新书:如何创作出爆款故事?
《庆余年第二季》爆款改编圆满收官,新丽匠心之作再创巅峰
西影建厂65周年|大师对谈 探索文学影视改编新路径
网络文学扬帆远航(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原创】为何古言IP改编为影视易出爆款?学者作家在这场网络文学国风作品研讨会上如是说
文学如何破圈? 45位新入会作家和名编面对面
“新东北文学”影视改编热,他们书写东北的阵痛与悲欢 | 知书No.194
白鹿挑选剧本的眼光确实不错,她参演的作品几乎都是热门或者爆款…
影视编剧何以“突围”(艺文观察)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4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7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26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6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5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1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