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之间 守正创新
本报记者 顾明欣 王懿 实习生 刘蓓
8月15日至17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运博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近百件南京云锦艺术品与文创产品,在运博会“非遗集萃馆”及“运河造物集”两个板块亮相。
南京云锦发展脉络及传播与大运河密不可分。此次运博会展示的现代云锦艺术品,包括云锦作品“十全十美”、热门经典作品“千里江山”系列、“花开盛世双面团扇”等。此外,穿着云锦的LABUBU族群首领ZIMOMO将站在“运河造物集”展台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
南京云锦,这项承载着1600多年历史的皇家织锦技艺,如今在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推动下,正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姿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焕发新生。从濒临失传的困境到年营收破亿元的突破、从宫廷贡品到大众消费市场的新宠,南京云锦研究所用创新实践诠释非遗活态传承的可能性。
破局
从生存危机到市场新生
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此为契机,南京云锦研究所开始转型之路。2020年简名伟的加入,为这个古老的非遗项目注入了现代管理思维。这位兼具艺术奢侈品管理硕士与国际职业经理人资质的台湾青年,敏锐地察觉到云锦的核心困境——脱离当代生活场景。
简名伟团队引入华为BLM业务领导力模型,将产品矩阵划分为三大层级:2万元以上的高端艺术收藏品、3000元至2万元的生活艺术品,以及3000元以下的文创衍生品。这一战略调整精准覆盖了不同消费群体,使云锦从单一的工艺品向多元生活场景渗透。2020年仍面临生存危机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在2021年便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销售额近6000万元,2024年更是突破亿元大关,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8%。
市场化运作的核心是“资源整合”。南京云锦研究所与 GUCCI、迈巴赫等国际高端品牌跨界合作,将皇家织造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推出“织画成锦”系列联名产品。同时,发力线上渠道,从2022年的4个线上平台扩展至2024年的7个,抖音、微信视频号双渠道平均每天2场直播,场均点赞超18万,2024年60%的营收来自网络销售。这种“传统工艺+现代渠道”的模式,让曾经藏于深闺的云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守正
将科技赋能融入技艺传承
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南京云锦研究所始终坚守“守正”的底线——对传统技艺的绝对尊重。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的活化石”,其“挑花结本”工艺需将图案“编码”成丝线,再经织机“解码”,两人配合一日仅能织5~6厘米,堪称“寸锦寸金”。为保护这门复杂技艺,南京云锦研究所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传承体系。
科技赋能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研究所自主研发织锦CAD纹织系统、电子提花系统,引入AI辅助设计工具,将纹样设计效率提升3倍以上。在材料创新上,开发出幻彩线、真丝绒花线等新型材料,既保留传统云锦的华贵质感,又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这些创新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以现代技术解决传统工艺在量产、设计上的痛点,例如用数字化手段复刻“长寿绣丝绵袍”“南宋缠枝提花褐黄色罗衫”等文物,既提高了修复效率,又完整保留了文物的历史信息。
人才培养是传承的根基。南京云锦研究所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莫愁中专合作,建立“工学一体化”教学基地,开设云锦织造、纹样设计等特色课程,编写《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等教材,培养“00 后”传承人。马笑然、孙佳佳、曾妮等“传承班” 毕业生已成长为初级织造师,与从业40年的老师傅马顺宝、陈正林组成师徒搭档,延续着“口传心授”的传承传统。目前,南京云锦研究所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市级传承人5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2024年更招收5000余名研学学员,让更多人了解云锦背后的文化密码。
文物修复与研究是坚守传统的另一体现。南京云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不断为故宫博物院、湖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十三陵等单位复制多件丝织文物,其中为上海博物馆复制的“南宋缠枝提花褐黄色罗衫”,完美再现了宋代纺织工艺的精妙,成为上海博物馆东馆“江南造物馆” 的重点藏品。这些工作不仅填补了国内古代丝织技艺研究的空白,更通过《藏在云锦里的智慧》等著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语言,让云锦文化可感可知。
创新
探索文化输出与品牌升级
从“地方特产”到“国家文化名片”,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品牌升级之路,是中国非遗“走出去”的生动缩影。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云锦正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国际舞台上的云锦魅力十足。2024年,云锦艺术品两度亮相法国巴黎,其中“金蟒招财”摆件被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收藏,并置于办公室展示,被媒体誉为“立体的中国文化名片”。在马来西亚国际服贸展上,申遗15周年限定款“织金妆花龙凤呈祥马面裙”引发轰动,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典范。这些国际交流不仅展示了云锦的工艺之美,更传递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东方美学理念。
品牌年轻化战略成效显著。研究所精准捕捉Z世代对国潮的热情,推出几十元的云锦毛绒玩偶、冰箱贴等文创品,与游戏、护肤品跨界合作推出联名款。任贤齐在演唱会上穿着云锦马面裙的曝光,使相关产品搜索量激增300%。同时,通过B站、小红书等平台与KOL合作,用“非遗 + 潮流”的方式重构品牌形象,2024 年文创产品营收占比虽仅5%,却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敲门砖”。
文化IP的深度开发让云锦价值最大化。南京云锦研究所将馆藏纹样融入现代设计,升级产品包装,打造“元先”系列主题,强化“高端定制”属性。2024年,高端装饰艺术品贡献65% 的营收,私人定制礼服等产品再现了云锦作为皇家御用品的尊贵地位。同时,通过《南京云锦口述记忆》等纪录片、“大师进课堂”等活动,构建起“工艺+故事+情感”的品牌护城河。
2025年,南京云锦研究所创新探索的步伐更稳更远。运博会上展出的现代云锦艺术品 “十全十美”,呈现瓶插梅、兰、山茶、水仙、天竺、灵芝、松、柏、柿子、如意十种花材,象征十全如意,尽善尽美,表达庆贺之意。作品采用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技艺,以桑蚕丝、真金线等珍贵材料纯手工织造而成。“花开盛世双面团扇”灵感来自故宫馆藏“香色翔凤妆花缎女夹袍”。画面中,凤凰萦绕盛放牡丹,福山寿海,祥云缭绕。而在工艺表现上,不仅沿用了云锦标志性的金线来勾勒牡丹的雍容花瓣和凤凰的华丽羽翼,还首次大胆尝试并运用了焕彩螺钿线这一创新材质。
从1600年的历史积淀到今天的“新生”,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实践证明:非遗的生命力不在于 “守旧”,而在于 “创新”——以科技赋能传统,以市场激活传承,以文化连接世界。这经纬之间的千年智慧,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织就出更绚丽的篇章。
相关知识
守正创新的“守正”是什么?
《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
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
京港文艺家对谈共话“守正创新”
杨正新:继承海派中国画,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守正·创新——宜春版画作品文献研究展”在南昌开展
王震中:守正创新 自强进取 厚德仁爱 和而不同
守正创新,守住传统经典的“正”
易烊千玺谈创作初心,守正创新留下时代痕迹
孙晓云:守正创新 书写新时代的新气象新篇章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1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8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5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99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1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1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7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9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