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却一点也没有过时 | 希汉对照本·柏拉图全集

原标题: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却一点也没有过时 | 希汉对照本·柏拉图全集

图片源自 视觉中国

柏拉图是个极其值得研究的人。他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更是承上启下的人物: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没有写过文章,他的哲学思想,全靠柏拉图用一批著名的对话录记载下来。

有人说,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但是,柏拉图不仅仅有《理想国》,还有更多著名的著作。例如《泰阿泰德》,典型的哲学家不再被看作政治统治方面的行家,而主要被描述为道德和科学之永恒主题的思考者。《理想国》中透露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入世心态在《泰阿泰德》中被一种更为避世和超脱的情怀所取代了,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而又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却一点也没有过时。

柏拉图的10本书,希腊语-汉语对照本,体味古希腊的智慧。

[古希腊] 柏拉图 著

溥林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1. 《智者》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智者》是柏拉图后期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反映了柏拉图存在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方面的核心思想,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话名义上的主题是由爱利亚异乡人通过划分法来寻找“智者”定义,随着讨论的深入,对话重心转向对“存在”和“非存在”问题的探讨。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重新思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种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存在”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

2. 《政治家》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政治家》是柏拉图后期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主题是统治的艺术,对德性和谐思想的阐述为其一大特色。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试图寻找真正的政治家的定义,以便将优秀的政治家同那些拙劣的统治者区别开来。在发现真正的统治家的同时,柏拉图也展示了一条可行的治国之道,即通过将诸种美德,和谐地“编织”在一起,而实现一种政治上的和谐,从而实现全体公民的幸福。柏拉图的德性和谐思想受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的影响,但主要是奠基于他的理念学说之上。

3. 《泰阿泰德》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泰阿泰德》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作品,通常被认为处于从中期向晚期对话录过渡的阶段。这篇对话录由两场谈话组成,欧几里德和特尔普西翁简短的铺垫性的谈话,以及苏格拉底、塞奥多洛、泰阿泰德三人关于知识本性的对谈。在第二场对谈中,苏格拉底提出“知识究竟会是什么”的问题,泰阿泰德先后提供了三种对知识的定义:1.知识是感觉;2.知识是正确的判断;3.知识是带有理据的正确判断。苏格拉底对这三个定义一一进行了辨析……

4. 《斐洞》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在柏拉图的这篇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学生斐洞,充满热情地回忆并详细地讲述了苏格拉底临刑前一天的言行。在苏格拉底饮毒酒前最后的时间里,他与朋友和门徒关于灵魂不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谈,通过层层的论证,把探索不断推向深入。在对话接近尾声时,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在场的朋友们,不要恐惧死亡,勇敢追求灵魂的完善。

5. 《克里同》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本书以对话体形式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囚禁在狱中,老友克力同前去劝说他越狱逃跑,他婉言谢绝并阐述其道德思想等内容。首先,他主张用理智深思熟虑,反对凭感情“以错对错,以恶报恶”……再则,祖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法律,依照法律的契约生活……最后,他认为越狱潜逃是苟且偷生、害人害己……这篇对话是研究苏格拉底生平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6. 《欧悌弗戎》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欧悌弗戎》是柏拉图的一篇早期对话作品,它还有一个为后人所加的副标题“或者论虔敬的东西”。对话人物苏格拉底和欧悌弗戎相遇在国王执政官的门廊前,他们各有将要处理的官司。苏格拉底急于向这位神学家学习“什么是虔敬”,来面对将要到来的法庭上的指控,即指控他是一位不虔敬、不敬神的人。

7. 《苏格拉底的申辩》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控诉引进新神、败坏青年,他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著名的申辩。但是,苏格拉底的申辩并没有使他脱离危难,陪审团最后的投票结果是判他有罪,苏格拉底最终被处以死刑。《苏格拉底的申辩》分为三部分:第一,真正所谓的辩护;第二,关于减轻刑罚较短的陈辞;第三,最后之预言性的责备与忠告。

8. 《伊翁》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柏拉图早期的一篇对话

诗歌创作是凭专门技艺知识还是凭灵感?

对谈发生在颂诗人伊翁刚刚在史诗朗诵比赛上拔得头筹之后。就内容而言,本篇对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伊翁在朗诵比赛的胜利,以及二人对于好的诵诗人的看法,伊翁自诩通过为荷马的诗歌润色来获得众人的称赞,是最好的史诗朗诵者。第二部分中,苏格拉底试图揭示出伊翁仅擅长解读荷马,而不擅长解读其他诗人的缘由。最后一个部分,伊翁试图重新为诵诗与技艺建立联系,而苏格拉底通过考察后指出,作为诵诗人的伊翁仅仅是被荷马的力量所激发,凭借神意和灵感而非技艺得以擅长赞颂荷马。

9. 《大希庇阿斯》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柏拉图就“美是什么”的问题所作的一篇对话

西方第一篇系统地讨论美的著作

后来许多重要美学思潮都源于此

对话在诡辩学者希庇阿斯与苏格拉底之间展开,他们分别探讨了当时流行的关于美的多种见解,如美是有用、有益、合适、快乐等,苏格拉底对这些观点一一进行驳斥,并提出“美本身”的概念,并认为“美本身”使一切分有了它的事物成为美的。但文中对“美本身”并未给出结论,而是以“一切美的事物都是艰难的”结尾。文中还涉及美与善的关系,认为“美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美是善的原因”。

10. 《菲勒玻斯》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智慧与快乐,哪一种是更大的善?

本篇对话中的主要人物是普洛塔尔科斯和苏格拉底,普洛塔尔科斯和一些朋友一道来看苏格拉底,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叫菲勒玻斯的与苏格拉底讨论:智慧与快乐,哪一种是更大的善? 苏格拉底认为智慧这种善比较大,而菲勒玻斯认为快乐这种善比较大。对话展开以后,菲勒玻斯退出了论证,由普洛塔尔科斯和苏格拉继续对谈。

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对智慧与快乐进行分析,再三指出 心灵的事物高于一切感官的娱乐。有些快乐是无罪的,在良好的生活中可以拥有快乐,但心灵比任何快乐或所有快乐都更加接近于卓越。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世上的任何生灵都决不要宣称快乐是第一位的, 我们一定不能停止对善的寻求,灵魂有能力热爱真理,并能为真理而奋斗。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希汉对照柏拉图全集(已出10种)

克里同 苏格拉底的申辩 欧悌弗戎 斐洞 智者 政治家 泰阿泰德 菲勒玻斯 伊翁 大希庇阿斯

end

每日一书

《老子今注今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却一点也没有过时 | 希汉对照本·柏拉图全集
张思宁 | 《柏拉图的夜宴》赏析
黄彦:编全集,是向以往版本和自身境界发起挑战
大作巨著说全集
专访|汪燕:计划用三年完成八卷本“简·奥斯汀全集”翻译
西游记中有一妖怪,阻挠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却一点事也没有
揭秘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被误用的两千多年
莱布雷希特专栏:勃拉姆斯盛宴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六十一)
黑白对照,也许这就是爱情吧!

网址: 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却一点也没有过时 | 希汉对照本·柏拉图全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57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