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颂》:一座贯通古今的精神图腾与文化桥梁

---曹焕荣长诗《桥山颂》赏析

文/宏平

《桥山颂》以黄土高原上的桥山为地理载体,以黄帝文化为精神内核,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与意象叠加,构建了一幅立体的中华根脉文化图谱。诗人曹焕荣不仅将桥山视为自然景观,更将其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文明灯塔与文化桥梁,其创作深度与思想内涵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地理根脉:作为“文明地标”的桥山意象

桥山的地理属性在诗中被赋予超越自然的文化象征意义。诗人开篇以“喜马拉雅、阿尔卑斯”“泰山、黄山”等名山为参照,反衬桥山“山不在高,以仙则名”的独特价值——它因黄帝陵而成为“万代伟业铸成的辉煌”,“是五千年文明的高度”。诗中“蜿蜒逶迤,山连山,岭接岭”的地貌描写,不仅是对子午岭自然形态的写实,更暗喻中华文明“从远古通向现代”的延续性。诗人将桥山比作“天造地设的一座桥”,既呼应了“子午岭连接陕甘”的地理特征,又赋予其“接通世界”“从天心通向民心”的文化功能,使地理空间升华为民族文化的精神通道。

二、历史根脉:黄帝伟业与文明基因的永恒铸刻

诗人以“大写意”笔法勾勒黄帝功绩,“占日星、定甲子、始历法”“造汉字、作算术、协六律”等排比句式,将《史记》等典籍记载的黄帝事迹浓缩为“万代伟业”,凸显桥山作为“历史丰碑”的厚重感。诗中“冰冷的石柱里热心搏动”的图腾柱意象,将抽象的历史具象化:百家姓图腾柱不仅是“溯源、拥戴、敬仰”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由黄帝最初的姬姓走到百家姓、千家姓”的血缘见证。诗人特别强调“十四亿中华儿女”“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如一家人”,点明桥山所承载的“一脉相承的强大凝聚力”——它不仅是个体寻根的场所,更是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这种对“历史基因”的追溯,超越了单纯的怀古,升华为对文明传承的责任意识:“只能一代一代以感恩的心敬仰,只有用五千年文明的高度丈量!”

三、文化根脉:从“天心”到“民心”的精神贯通

诗人以“天心”与“民心”的辩证关系深化主题。“云遮雾绕,埋没不了一轮红日般磅礴的天心”,这里的“天心”既是黄帝“平乾坤、拓八方”的雄心,也是中华文明“法物象、理时度”的宇宙观;而“百家姓图腾柱”“十四亿奋勇前进的中华儿女”则代表“民心”——二者通过桥山实现贯通。诗中“秦直道”与“现代公路”的意象交织极具深意:“时而相望,时而相交,时而比翼”,既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也是“黄帝开拓精神”在当代的延续。诗人通过“兵马萧萧”的历史回响与“车轮滚滚”的现代场景并置,暗示中华文明“继往开来,追赶梦想”的生命力,而“黄帝冢脚下的庄稼”“个个都有血性会感恩”的拟人化描写,则将文化根脉植入日常生活,使“敬祖”“感恩”等传统价值观转化为鲜活的生命体验。

四、精神根脉:个体生命与民族命运的同频共振

诗人以“渺小又高大”的自我认知收束全诗,实现个体与民族的精神联结。“渺小的似黄帝冢前一株无名小草”,体现对历史的敬畏;“高大地受祖德恩惠,肩负民族振兴重任”,则彰显当代人的使命担当。“我多想就这样永不风化地定格,站成一通活生生的纪念碑”,将个体生命融入民族根脉,使“寻根”升华为“铸魂”——桥山不仅是追溯过去的“源头”,更是激励未来的“起点”。诗中“风风雨雨走了千秋万代……开赴新的征程”的召唤,赋予根脉文化以时代意义:对黄帝精神的传承,本质上是对“奋勇前进”“民族振兴”的责任承接。

五、根脉文化的当代价值

——从“溯源”到“铸魂”的升华

《桥山颂》的深层立意,在于通过桥山这一文化符号,构建“地理-历史-文化-精神”四维一体的根脉体系。诗人既未停留于对黄帝功绩的简单歌颂,也未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抒情,而是将桥山视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与“精神动力源”。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语境下,诗中“从民族通向国家”“把黄帝文化传遍环宇”的愿景,凸显了根脉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正如诗人所言,桥山的价值“只能用五千年文明的高度丈量”,而这种“丈量”的本质,正是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文明追问,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赋能。

总之,《桥山颂》以桥山为支点,撬动了地理空间、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与个体生命的深度共鸣,不仅是一曲对黄帝文化的颂歌,更是一篇关于中华根脉“从溯源到铸魂”的精神宣言。其思想深度在于:它让读者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是文明链条的一环,唯有守护根脉、传承精神,才能在“新的征程”中续写文明的辉煌。

《桥 山 颂》

桥山,即“正南北相直”之子午山,亦称子午岭。或因山锐而高曰桥,或因有峤氏(峤)而得名。子午岭为庆阳市东部林区,是黄土高原中部的一道绿色屏障,连接陕甘两省,境界线长达280余公里。桥山有黄帝古冢,《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括地志》载,“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文/曹焕荣

1

世界有多少大山

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刚底斯山……

中国有多少名山

泰山、黄山、华山、阿里山……

而我,唯独喜爱家乡的桥山

2

山不在高,以仙则名

桥山有黄帝冢,像倒扣的碗

内若浩瀚穹苍,日月经天

似刚揭锅的馒头

晓岚暮霭,热气腾腾

为大地苍生,提供用之不竭的

祥瑞福祉,文化精神

3

巍峨奇伟,雄浑苍茫

可是大写意黄帝顶天立地的形象

云遮雾绕,埋没不了一轮红日般

磅礴的天心:占日星、定甲子、始历法

建宫室、制舟车、做弓箭、拓八方

平乾坤、造汉字、作算术、协六侓

明医术、创指南、备衣冠、教稼樯

兴农桑、法物象、理时度……

桥山,万代伟业铸成的辉煌

只能一代一代以感恩的心敬仰

只有用五千年文明的高度丈量!

4

蜿蜒逶迤,山连山,岭接岭

一直通向天边,天造地设的

一座桥,一座神奇的桥接通世界——

四通八达,从远古通向现代

从天上通到地上,从民族通向国家

从天心通向民心……

5

脚步匆匆,你们从哪里来

黄帝冢前百家姓图腾柱,庄严肃立

我听到冰冷的石柱里热心搏动

这儿有我,有你,有他,有大家

有十四亿奋勇前进的中华儿女

有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如一家人

是溯源,是拥戴,是敬仰,是怀念!

风风雨雨走了千秋万代,由黄帝

最初的姬,酉、祁、己、滕、箴

任、苟、僖、佶、儇、依十二姓

走到百家姓,千家姓,由中原走

遍大陆,走向台湾,走到日本、越南……

把黄帝文化传遍环宇。如今隆重集结

可是昭示一脉相承的强大凝聚力

可是誓师,大纛鼙鼓,开赴新的征程!

6

看着一明一暗的两条路

一条现代公路宽广,一条秦直道幽深

时而相望,时而相交,时而比翼

是现代幸会历史,是历史惊人的重现

是偶然,是必然,是人为,是神工?

我听到兵马萧萧,战车隆隆,雷电厮杀

是秦皇,是蒙恬,是汉武帝,是霍去病?

恕我愚钝难辨,却隐约看到被簇拥的一个人

迎面而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束发戴冕,宽衣佩带,步履雄健

可是东去大海,登九山、泰山,可是

西行上鸡头山、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南到长江,攀熊耳山、湘山,可是

北逐荤粥,与诸侯合符釜山……

一切都成过眼云烟,惟黄帝开拓精神

日夜都在历史转换成现代化的大道上

人影杂沓,脚步匆忙,车轮滚滚

不可抗拒,继往开来,追赶梦想……

7

飞彩流金的九月,充分彰显黄土地之美,

沉甸甸糜谷,一株比一株虔诚

以成色,以籽实,以丰收弯腰祭典

黄帝冢脚下的庄稼受过黄帝的栽培

个个都有血性会感恩,辈辈为黄帝守陵

我发现他们是最会抒情的诗人

用身心以激情,连大地也写成一色的黄……

8

油松,侧柏,青㭎,白桦,山杨,杜李

刺槐,漆树,山杏,辽东栎……

千株万棵,根挨根,枝挽枝

郁郁葱葱,密密麻麻,伸向远方

可是把地球的绿色都荟萃在这儿

可是着意展示炎黄子孙朝气蓬勃的景象

直立挺拔,像一面面不倒的旗帜

枝叶遒劲,似一页页读不完的史书

古木参天,浩大的年轮记录着

风雨雷电,历史烟云,沧海桑田

新种落地,扎根腐殖质松软的热土

幼苗滴翠,荡漾春风,无限生机

原始的,次生的,新育的都有同一信念

信守故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输送资源……

就连那些见缝插针的萋萋小草

也用顽强生命职守植被的绿色家园

是家,也是国,个个一往家国情深

多像我的父老乡亲,姐妹兄弟

叶脉和我们血脉相通啊

骨血中,有我们命脉一样的基因

不择地势,生在那里就一心长在那里

谁也不占谁的地盘,谁也不论资排辈

恃强凌弱,独领风骚

自立,和谐,竞争,向上,奉献

直让我汗颜,自省,奋起,反思

该怎样,做一个中华民族优秀的子民?

9

凝望黄帝冢,很远又很近

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从远古

凿崖穿石,翻山越岭,惊涛拍岸而来

慎终追远,我们才悠悠寸草心股虔敬

长河冲不淡浓于水的热血

浪涛淹没不了敬老尊长的传统

只有那些忤逆者,再近也很远

远得不知自己从何而来,该怎样做人

才配炎黄子孙?

——这儿,无情地检验每一个灵魂!

10

伫立桥山,顿觉渺小又高大

渺小的似黄帝冢前一株无名小草

以《黄帝内经》养生,四季长青

高大地受祖德恩惠,肩民族振兴重任

又像虔诚的一炷香,燃满腔热血

香烟,就是缕缕思絮,奔涌诗情

哦,我多想就这样永不风化地定格

站成一通活生生的纪念碑……

相关知识

《桥山颂》:一座贯通古今的精神图腾与文化桥梁
万桥如诗连古今 赋韵如歌启未来
“文化对话是一座连接各国人民的桥梁”
颂莲与三太太的情感交流和关系深化源于戏曲的桥梁…
"古典与人文"书系 | 经典为引,以人文精神贯通古今
麦子阿姨的南行之旅,是大冰老师为她搭建的一座桥梁,让她跨越困难…
行走、书写了20年的《图腾与废墟》:以“微视角”洞悉“大历史”
卡杜斯萨满鼓:神秘图腾背后的故事
刺杀陆桥山后续 潜伏:刺杀陆桥山,余则成对于细节的把控,当真令人发指
北京艺术博物馆:典藏古今,辉映艺术之光

网址: 《桥山颂》:一座贯通古今的精神图腾与文化桥梁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861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