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 带娃去“民间艺术课堂”

原标题:走近非遗 带娃去“民间艺术课堂”

走近非遗 带娃去“民间艺术课堂”

市民参观省文化馆非遗展品

琳琅满目的陶瓷、色彩鲜艳的年画、惟妙惟肖的剪纸……新春伊始,河南省文化馆二楼人头攒动,正在这里展出的“喜庆二十大 非遗迎新春”——河南省文化馆馆藏精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展出作品皆是全省历届民间艺术展示展演活动中涌现出的经典之作,代表了河南民间艺术的最高水平。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5日,分为静态展示区和互动展演区两大部分。

静态展示区由年画版块、布艺刺绣版块、剪纸版块、陶瓷版块四大分展区组成,重点展出陶瓷、布艺、年画、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300余件。其中,有“火与土的融合与升华”的黑陶、唐三彩、钧瓷、汝瓷、官瓷、绞胎瓷、鲁山花瓷、登封白瓷等优秀陶瓷艺术,有“镂空艺术 花样乾坤”的剪纸艺术,有“千针万线夺天工”布艺刺绣艺术,有风格各异的年画艺术等。

互动展演区由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开封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开封汴绣传承人程曼萍、宋室风筝传承人宋长虹、剪纸传承人畅杨杨等8人现场展演汴绣、年画、剪纸等非遗项目。

“我们仔细看看,会发现这些年画风格差别很大,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安阳内黄木版年画乡土气息浓郁、色彩浑厚鲜明、造型古朴生动,而滑县木版年画则线条流畅夸张,构图饱满、形象鲜明。”上个周末,对民间艺术颇有研究的刘先生带着儿子前去观展,父子俩一个讲得绘声绘色,一个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提出问题互动交流,现场俨然一台“民间艺术课堂”。

现场最热闹的当数互动展演区了,不少小朋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画年画、剪纸,收获属于自己的“作品”。还有更多观众被展品勾回到温暖的记忆中,“儿时,妈妈就是给我做这种刺绣的鞋垫,每逢过年就全家一起剪窗花、买年画,看到这些老物件,真的被这种独特的手工温度温暖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王女士说。

“这些展品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让我们看到中原这片土地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习俗,不少作品具有文化‘活化石’的意义,成为当今中原人怀恋的‘乡愁’。”郑州大学教授、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汪振军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遗 | 非遗空间让非遗接地气、聚人气
非遗技艺有传人
沙洲街道非遗剪纸联四海
聚焦00后“非遗”推广新方式,让“非遗”再次被“看见”
四川壤塘非遗传习创业园:非遗“软实力”造就致富“硬支撑”
省文化馆七夕邀您“叹”非遗,体验指尖上的浪漫
冯骥才:热爱非遗才能进入非遗学,有文化责任才能学好非遗学
用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把非遗带入乡村学校 剪出“千年丝绸之路”
乌鲁木齐上演“月夜非遗” 展现中国非遗风采

网址: 走近非遗 带娃去“民间艺术课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54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