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范成大《喜晴》诗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范成大《喜晴》诗赏析

【原作】

喜晴

宋 •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注释】

连雨:连续下雨。

【译文】

窗户间熟透的梅子已经掉落满地,墙下的竹笋已成林。

雨下个不停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赏析】

范成大喜欢在窗前种梅树,夏可尝青梅,冬可赏梅花。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这首诗的标题是喜晴,从这里可以读出作者的心情转变。因为我来自南方,对于梅雨季节很熟悉,这时候几乎天天都在下雨,有时候是阴雨连绵,有时候是倾盆大雨,非常不便于出行,而且空气湿度很大,家里的衣物很容易受潮霉烂,天天下雨闷在潮湿的家里会让人觉得自己都要发了霉,所以这个梅雨也被叫做发霉的那个霉雨。

在这样的雨季,范成大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连续的雨天里,他闷在潮湿的家中闭门不出,不知道春天已经悄悄离去,直到这一天陡然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流畅,蓝天上白云朵朵,池塘里蛙声阵阵,窗外已是梅熟蒂落,一地金黄,墙下也是笋成新竹,满院青翠。看到此情此景,诗人的心里终于由烦闷而一转,变为欣喜和得意了。

说到作者范成大,他和梅,和梅子真的有着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梅,他写了我国和世界上第一部梅花科学专著《范村梅谱》,在书里他说梅是天下尤物,无论什么人对这一点都不敢有异议。他认为要学园艺种植,必先种梅,而且不怕种的数量多,至于其他花,可有可无,或多或少,都无足轻重。所以他在晚年所居住的石湖这个地方,种了几百棵梅树,专门用于冬天赏梅花,夏天尝青梅。

所以这里有一个知识点,梅子其实就是梅树开花后结的果实,范成大在《梅谱》这本书里也提及有的梅树结的梅子适合直接生吃,有的梅子呢适合加工之后再吃,比如现在的话梅,而有的梅树只开花不结梅子。

到了现代,在历史上长期的驯化和栽培过程中,慢慢培育出专供欣赏不结果的观赏梅花,我们现在在公园里能看到的,大多都是花梅,而可以结果的,就是果梅树,它开花后结出的果子,就是我们常吃的话梅、常喝的酸梅汤、梅子酒的核心原料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范成大《喜晴》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代诗人范成大《​喜晴》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杨万里《咏桂》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初夏绝句》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杨万里《​初秋行圃》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朱熹《秋月》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二月四日作》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刘攽《雨后池上》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立夏》诗赏析

网址: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范成大《喜晴》诗赏析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440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