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之盛 关键在人(编辑手记)
来源:
时间:2023-06-08 07:59原标题:戏曲之盛 关键在人(编辑手记)
偃师区豫剧团是前段时间去河南调研时发现的典型。王艺红的故事让我们动容。
一位青年演员向我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剧团在河南滑县大吕庄村演豫剧《山妞》时,几位老人从相隔很远的村子赶来看戏。他们说:“宁可今天腿跑肿,也要来看王艺红!”在他们心中,偃师区豫剧团的戏“听着可得劲儿”。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角儿”可谓是戏曲的重要资源。毫无疑问,王艺红的名字已经与偃师区豫剧团紧紧连在一起,成为金字招牌。一个好演员带动一个剧团的发展,一个剧团的成长又助推一个地方剧种的繁荣。发挥“角儿”的集聚效应,让名家、剧目、院团形成有向心力、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对基层戏曲院团的发展颇具启示意义。
戏曲之盛,关键在人。多年下乡演出,行走在观众中,听得到掌声、看得见反馈,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想看什么,掌握着真正的“流量密码”。豫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离不开像王艺红这样的戏曲人的不懈付出。带动一个团,培养一批人,倾注一片心,奉献一辈子。作为戏曲名家,王艺红热爱豫剧艺术,真心热爱,有一种坚守的定力。
好戏贴地而行,小剧团拥有了百姓的大舞台;演中磨戏、戏里出人,涵养着大剧种的真功夫。当更多名角名家“赋能”基层院团,基层院团也将有希望培养出更多名角名家。这是一个剧种乃至戏曲生生不息的底气和活力。
作者:王 瑨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棕皮手记之灵光
两会“艺”起谈|杨赤代表:振兴京剧 关键在人
江西宜丰:戏曲进校园“演绎”传承之美
为戏曲行当展演叫好
记者手记
在人生的幸与不幸中 都能与东坡相遇|寻路东坡·儋州手记
七旬“老戏骨”裴艳玲将戏曲之魂“唱响九霄”
89岁传奇女编辑写书谈衰老:暮色中仍有繁星闪烁
读书丨陶灵:我的世界在川江——《川江博物》创作手记
舞台在人 舞台在世界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
资讯热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