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的温情悲喜,为何观众在《熟年》中看到自己与家人?
原标题:中国式家庭的温情悲喜,为何观众在《熟年》中看到自己与家人?
主编温静导读:一地鸡毛的日常、亲情与事业的重重考验、人至熟年的郁郁不得志,都说成年人的日子没有“容易”二字,可这其中琐碎的情感,却构成了生活最值得品味的酸甜苦辣各中滋味。近日,当代家庭剧《熟年》的播出,凭借极致的生活流表达,细腻又深厚的情感诠释,在各大平台引发网友不少讨论。
来源: CMNC—主编温静
文/JY
“这么多年了,你哪天是为自己活的呀 ?”
“娶了媳妇忘了娘,儿子都是白眼狼。”
“我想换个活法,这日子过得不痛快。”
……
一地鸡毛的日常、亲情与事业的重重考验、人至熟年 的郁郁不得志,都说成年人的日子没有“容易”二字,可这其中琐碎的情感,却构成了生活最值得品味的酸甜苦辣各中滋味。近日, 当代家庭剧《熟年》的播出,凭借极致的生活流表达,细腻又深厚的情感诠释,在各大平台引发网友不少讨论。
这部改编自作家伊北同名小说《熟年》的电视剧作品,由刘新执导,郝蕾、王鸥、唐艺昕领衔主演,宋丹丹特别出演,刘奕君特邀主演,张国强领衔主演,王彦霖友情出演,曹翠芬、马柏全、庞瀚辰等演员主演。实力派班底加持之下,其基于家庭剧的类型探索,从题材切入角度、人物关系构建、社会价值输出等方面,都有十足的探讨意义。
故事动心,剧集动情
扯下完美生活的遮羞布
倪老太太寿宴,一大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二儿媳张春梅一边张罗着众人吃喝,一边担忧着无故缺席的丈夫。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春梅按图索骥找到了倪伟强,等来的却是对方要与自己离婚的消息。
《熟年》从这样一场婚姻危机切入,隐喻着倪家和睦的外表下,三个子女的生活各有烦忧,甚至摇摇欲坠。 对于不少中国家庭来说,在“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老思想影响下,离婚俨然是一件大事,观众从中看到的,无论大嫂吴二琥对倪伟强“辜负家庭、不负责任”等斥责,还是妹妹倪伟贞对二哥与学生之间关系暧昧的猜测,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这些拉扯与纠葛,真切如当下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家长里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倪家 老太太在一次“吃错药”事件后,被诊断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面对照顾老人的重任,老大倪伟民有心无力,收入不高的他,与媳妇吴二琥和刚新婚的儿子倪俊儿媳刘红艳挤在老旧的居民楼。大龄未婚的老三倪伟贞在电视台工作,一人住在老太太的房子里,这引发了大嫂的不满。
兄弟、婆媳、姑嫂之间的相处本就不易,面临有关房子、生病、婚变、养老等重重困难,倪家三代人的生活就此被彻底打乱。外地儿媳妇刘红艳,面对观念传统的婆婆满是无奈,刚流产紧接着就被催生;倪伟贞面临有一天会失去母亲的焦虑,但也在此时遇到了一段姐弟恋,让她有了想建立家庭的冲动;患有阿尔斯海默证的奶奶悄悄用本记下家庭成员名字与联系方式……我们发现,这些场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迹可循的,甚至有网友评价它“过度真实”。
从剧集创作的角度来说,只有这般 大胆“刺痛”观众,才能在紧握“痛点”后,实现共情与疗愈。《熟年》 作为一部当代家庭剧,勇敢扯下了完美生活的遮羞布,它并不回避家庭生活的困境与艰难,但也自然展现出一些温情与美好。无论是春梅与倪老太太亲如母女般的婆媳关系,还是老大倪伟与媳妇吴二琥之间,质朴纯粹的关心与爱,都成为了生活褶皱里的闪光。苦乐参半,还原生活本真的样子。
中式家庭面面观
即使深陷困局也要永葆天真
故事中没有完人,生活中更如此。《熟年》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家庭剧,倪 家三代人中最小的斯楠刚刚读大学,最年长的奶奶78岁,中年一代是倪家三兄妹,这三组家庭人物群像,非常具有中式家庭特色。
具体来说,老大倪伟民一家,经济相对困难,儿子结婚之后, 在“买房”这一的事件之下,生育焦虑、代际隔阂在四口人之间不断拉扯,他们是无数中国家庭的缩影。在 外人眼中老二倪伟强与张春梅夫妇看似拥有完美生活,但她们的婚姻却突然分崩离析。这对夫妻之间,是典型“焦虑型”与“回避性”的纠缠,中年危机之下,爱与恨都变得难以言说,这也为剧集后续的展开,提供了巨大的讲述空间。
老三倪伟贞,从小在哥哥们的关爱下长大,在电视台工作的她,三十五岁的单身生活很自在。原本无虑的日子,因母亲生病让她第一次有了想成家的念头。伟贞寻觅港湾的过程,也是寻觅自我。可以感受到, 整部作品的情感主线,即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支离破碎的部分,《熟年》基于成年人的二次“断奶”的强调,适用于处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每个 人。成年人经过了累积,无论是经济、阅历都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这样的成长与锤炼,更惨痛、更动人、更耐人寻味。
“有什么困难,一家人一起想办法”, 张春梅在医院里递给倪俊一张银 行卡,要为小两口买房尽点微薄之力;妹妹伟贞把大哥拉到医院的角落,称把房子让出来给俊俊和红艳住,自己出去租房子。对于家庭概念的强化,是国产影视作品的独有特色,《熟年》 亦如此。可贵之处是,它没有俗套的出轨剧情、过渡的职场恶性竞争,更没有凭借“坏人”角色来构建戏剧冲突。就这样让一切自然发生,真实如荧幕前每一位观众的家庭故事般,困境、转机与温情并存。
家庭剧再破题
《熟年》让现实主义生根发展
故事高于生活的前提,是来源于生活。张春梅在剧中对倪伟贞说:“从今天起呢,你就好好给你的孩子找个爸爸。我呢,去找找真正的自己。”自己是谁?有怎样的使命,想过哪一种人生?相信每一位经历过‘熟年’危机的人,都在深夜曾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在妻子、儿媳、母亲等家庭身份之下,放下生活的种种桎梏,一个人还剩下多少血肉?
从社会价值层面来看,《熟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它的广度够“广”,深度够“深”。在宽泛的都市家庭生活方面来说,它用不同境遇的家庭现状呈现,凝聚出中式家庭的温情悲喜,让荧幕前的观众深深共情。从话题细化与深度来说,这部作品用张春梅、倪伟贞、刘红艳等人物的经历,聚焦成年人同事面对家庭、情感、事业多面冲突时的状态与成长,体现出创作者对社会生活与当代情感的深刻洞察。
近年来,伴随现实题材热潮一再升温,越来越多的都市故事与真实生活暗暗相合,话题愈加接地气,思考也更深刻。从行业视角来看,电视 荧屏对于中式家庭特色、亲密关系的探讨,反映了影视行业对社会焦点问题广泛深入的关注,从不同层面体现都市人群所面临的婚姻、亲子以及职场等现实问题。此次《熟年》的播出,凭借“耐看”与“耐品”的特质,无疑是为这样的趋势再添一把火。
在原版小说的内容简介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他说 :“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吗?”
她说 :“不,你身上全部的负累,既是你的网,也是你可以倚靠的墙。”
《熟年》的故事,展现出中国式家庭的温情与悲喜,它的质感里有迎难而上的从容,也有清醒沧桑的美感,偶尔还有些逗趣的幽默。倪家三代人面对生活接连不断的新问题将如何破局?步入熟年,人生的困惑或真正变成了一道开放式习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看透了人间悲喜,就是幸运的生活
谈凤霞:一个家庭的温情记忆,一代华人飘零海外的辛酸历史
“文明家庭”的平凡之事:在奉献中成就家庭幸福美满
悲喜自渡,就是一种成熟
年轻观众为何偏爱纪录片
“你是河流,我也是河流”:一群00后决定与自己的家庭对话
萨拉·托马斯:窥见英国富豪悲喜的私人教师
看到这样的媳妇,瞬间觉得自己的家庭地位还挺高
《不得往生》:生活中的情感呈现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家庭兴旺的开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