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交流互鉴
原标题: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交流互鉴
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交流互鉴
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获奖代表等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杨烁壁、王燕摄影报道
本报广州10月25日电 (记者史鹏飞、杨烁壁)10月25日,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获奖代表在广州参加“同心绘未来”文化交流活动。来自8个国家的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获奖代表与广州画家一道绘制画作,共同见证“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表达对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美好祝福。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广东省媒体的25名记者参加活动。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在这里,中外记者探寻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品味文化传承发展的独特魅力。8名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获奖代表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共同参与创作“丝路花语”水墨画,宣纸上的广州市花木棉花栩栩如生、娇艳似火,象征共建“一带一路”事业蒸蒸日上,嘉宾们提笔赠“福”,表达对“一带一路”合作的真诚祝福。“随着一朵朵木棉花跃然纸上,火热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正在上演。通过这次活动,我坚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媒体交流合作将愈发紧密,也将对推动共建国家间文化交流互鉴起到深远影响。”波黑“一带一路”促进与发展中心主任法鲁克·博里奇说。
据了解,国际传播“丝路奖”是由“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主办的新闻奖项评选活动,人民日报社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组织,旨在鼓励共建国家媒体机构共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0月20日起,中外媒体记者深入北京、四川、广东3地6市,探文明、看发展、广交流、话未来,以全媒体传播方式,面向全球讲好丝路故事。截至目前累计推出200余篇(件)融媒体报道(产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山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多语种“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讲好光影故事 促进交流互鉴——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与会人士共话“文明共生”
景泰蓝“蓝粉节”举办丝路文明互鉴展
奏响传承创新互鉴协奏曲
从“我”到“我们”,文化创新推动交流互鉴
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观点)
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
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平台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