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巍:与古为新——浙学与中原学的互动与互鉴

原标题:郭华巍:与古为新——浙学与中原学的互动与互鉴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副主席 郭华巍

“中原学”与“浙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构成了中国学术和文化格局中的两种传统、两座高峰。

源与流——中原文化对浙学的催生与演绎

历史上中原士民的集体南迁,推动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激荡与交融,对浙学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是永嘉之乱与中原王室南迁,带动了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与山水诗的产生,冲淡了吴越尚武好斗的民风,让江南崇文重教之风日甚。二是安史之乱与中原士民融入,增强了江南士人对仕途事功的进取之心,打造了融合江南地域特色的唐诗高地如“吴中诗派”等,增强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三是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中原学者将自身深厚的学术传统与浙江本土的地域文化结合,催生了“浙学”的兴起与发展,形成了浙学各思想流派,体现了在中原理学基础上更加突出经世致用的儒学精神。

古与新——“中原学”与“浙学”的现实观照及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原学”与“浙学”共同的新的文化使命。这也是更好发挥传统文化以古鉴今、以史育新重要价值的关键之所在。一是赓续历史文脉,以对中原学与浙学的传承守望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探索中华文明的演进路径与内生机制、增强文化自信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立足时代所需,更好挖掘和发扬中原学与浙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精神内核,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阐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区域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新时代中原学、新时代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激活地域文化基因,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区域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守与进——强化“中原学”“浙学”在当代的学术互鉴

中原学与浙学具有思想互证、学术互鉴、审美互通的特征。二者不仅是源与流的关系,更是彼此间互学互鉴、实现融通发展的重要参照。一是突出地域文化研究的地方性与多样性,将地方文化放在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考察。二是以跨学科思维进行综合审视与把脉,积极探索跨学科跨地域研究模式。三是通过中原学与浙学的互动互鉴,一体化推进地方文化研究阐释传播工作。在此基础上,与古为新,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综合构建新时期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生态,共同深化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与价值取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兴文化: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原学”
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从事实判断来看,是“误读”,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东西问丨学者:两岸《周易》研究如何相参,与西哲互鉴?
“互鉴与融合”画展致敬靳尚谊等艺坛名宿的九秩人生
“互鉴与融合”展览向油画与水墨四位艺术大家致敬
中西美术需要“互鉴与融合” 以画展向四位艺术大家致敬
互联网促进中国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家学与传承 地域与群体 艺术与文化 | 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的篆刻艺术
《宝藏家宴》新闻发布会启动 拓展文明互鉴新境界

网址: 郭华巍:与古为新——浙学与中原学的互动与互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687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