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大赛(第17季)丨袁勇:溢彩流光映乡关
原标题:头条大赛(第17季)丨袁勇:溢彩流光映乡关
溢彩流光映乡关
文/袁勇
交通,一个地区涌动的血脉与生机。交通,一首凝固的不朽诗篇!一路走来,从发如青丝到双鬓染白,作为曾经的区域工程指挥长,亲历见证了交通建设者们心装蓝图、脚量大地、手绘美景,在巴渝大地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君不见:滔滔江水向东流,屡见两江飞彩虹,一座座山门洞开跃巨龙,一条条大道穿山又越水,给城乡人民带来了新的繁荣、新的希望!一项项宏伟的交通工程,光彩夺目,蓦然串起我一幕幕难忘的记忆。
本世纪初,我告别多年机关舒适安稳的工作生活环境,奉命从京城奔赴千里之外的渝怀铁路主战场。几乎与此同时,又投入到重庆的公路工程大会战。从此,一路前行,无憾今生。
那时,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区县为三级公路,不通铁路、不通高速公路,全市更未形成“蜘蛛网”式的综合交通格局。尤其是武陵山区、三峡库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交通成了家乡最大的“短板”。
记得第一次去黔江,我率部分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分乘两台越野车,沿国道319线逶迤前行,道路弯多且急。头顶是峭壁,危岩尽露;脚下如深渊,令人生畏。我们一路风尘,时而被堵车,时而被塌方阻路。走走停停,不到400公里车程,居然跑出了十几个小时的“蜗牛速度”。大伙儿还风趣地说:“咱们没有怕过工程‘拦路虎’,还怕这个‘下马威’?请袁指挥先给我们记上一功哈”。我希望他们有思想准备,便调侃道:“渝东南、渝东南,工程施工会更难,更艰苦!”这里世代流传着一句民谚,叫做“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意思是,教育儿女的最好办法,让他去酉秀黔彭走一走,看一看,就能感受一番这里的艰辛与不易。我相信,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建设大军的前赴后继,这句古话将很快被前进的车轮碾碎。进驻黔江那天,渝东南人民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土家族苗族群众,硬是热情地往建设者衣兜里塞鞋垫、花生、熟鸡蛋……我们无不为之动容。昔日高中老师还赋诗勉励我“一片丹心如晓日,溢光流彩映乡关”,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历史给予我们“开路先锋”的机遇,更赋予了建设者新的挑战。重庆号称“江城与山城”,从渝东南到渝东北,从铁路到公路,在重庆修路架桥,难度和艰巨都是超出人们想象的。
悬崖之上,测量队员肩扛仪器,手拿标杆、图纸,常常从山顶滑到峭壁,又从谷底跃上半山。那身手,轻如飞燕,敏似猿猴,坚石划破脚,荆棘刺伤手,他们全然不顾。直到在绝壁、在山涧画出了一个又一个鲜红的加桩复测坐标为止。隧道工程,大多横穿半山腰,有的落差百米以上。俯瞰脚下幽深的峡谷,或水流湍急,或白浪翻滚,震耳欲聋的涛声,在大山深处久久回荡。洞口上方“力拔山兮气盖世,横腰斩断拦路虎”14个红底白字大幅标牌,格外耀眼。我深深地被建设者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所震撼!洞内幽深,边墙两旁排列有序的白炽照明灯,与掘进台车、二衬台车上五光十色的安全警示灯交相辉映,宛若绵长的地下宫殿。隧洞深处,工人们挥汗劳作,有的绑扎砼二衬钢筋,有的开挖仰拱,掌子面7台风枪“突突”地响,声声悦耳……平行施工,一派繁忙景象。
隧道工人有句行话“怕软不怕硬”,软,意味着易引发塌方、落石、泥石流等风险。若遇上断层破碎带、突泥突水、瓦斯、溶洞等自然灾害,那都是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啊。他们从不退缩,常年一身泥一身汗,上班晨曦相伴,下班星星追随。饭菜送洞内,找个角落蹲着就开吃。他们也是铁骨柔情的汉子,却用坚硬的脊梁撑起了一座大山、撑起了自己一片天空。在霹雳般的隆隆炮声中,他们时常连续数月创出正洞人工掘进支护超200多米的高产纪录,使隧道不断地向前延伸、延伸……几千米长的隧道,像阿里巴巴那句“芝麻开门!芝麻开门!”的咒语,就在那沉睡千万年的崇山峻岭中豁然打开啦!
一座又一座大桥横空出世,千姿百态:跨越两江大河,如长虹卧波,鳌背连云;跨越山涧峡谷,如梦如幻,傲视苍穹……赞叹之余,怎能忘记我们的桥梁建设者?每个工地随处可见,或父子桥工、或夫妻工程师、或硕士女总工,他们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在深不可测的围堰基坑忙碌着;在几十米高的跳板上,像杂技演员一样,将吊装舞动的钢模板,拼装自如,无缝对接。我认识一位姓赵的女工程师,外表文弱,脸上没有一丝倦意。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能见到她桥上桥下矫健的身影。女儿生日那天,她悄悄地哭了。母女俩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见面了,想孩子的时候,她就拿出女儿的照片,深情地吻一吻。
记得渝东北一大桥合龙那天,一位何姓老人,挤在看热闹的人群里,轻轻地拭去眼角的泪水。“大爷,您怎么了?”我走近关心地问道。他向我摆了摆手“没事,高兴!高兴着呢!”。交谈中得知,二十多年前,女儿嫁到峡谷对岸一户人家。看着很近,山高坡陡很难走,有时一整天都走不拢,女儿也难得回娘家一趟。“现在可好了,过大桥就快到了,还能赶上吃午饭呢!”大爷乐滋滋地吐了口旱烟,笑盈盈地说。
如今,巴渝大地,风景独好。一个覆盖8万多平方公里,纵贯东西、沟通南北的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星移斗转,风雨几十载,我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虽然记不清修了多少桥梁、凿通了多少隧道?但每一次竣工通车那一声汽笛长鸣,却始终萦绕在心里。我们打起背包又出发,留下的,只有自豪的回望。回望曾经用心血、汗水和智慧铸就而成的交通情怀与结晶,将永远在美丽的家乡光彩闪烁!
(作者曾任某央企集团公司川渝区域指挥部负责人,系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有百余篇作品获全国及省部级奖)
版面欣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头条大赛(第17季)丨袁勇:久别故乡情更浓
头条大赛(第17季)丨舒舒:山野童趣
头条大赛(第17季)丨罗昭伦:学会放弃一身轻
头条大赛(第17季)丨赵瑜:吃相不是附属品
头条大赛(第17季)丨杨辉隆:故乡那棵黄葛树
头条大赛(第17季)丨李晓:城市体温
头条大赛(第17季)丨文猛:一路灯火
头条大赛(第17季)丨王承军:烤红薯里的爱与暖
头条大赛(第17季)丨郑劲松:野猪记
头条大赛(第15季)丨王忠德:微笑走向未来——《岁月与回望》前言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